假如有人问你喜不喜欢吃粽子,估计会有人觉得问题可笑。确实如此,糯糯香香的粽子有谁不爱吃呢?可当我们吃完粽子随手扔掉箬叶(粽皮)时,你有没有想到如此不值钱的外皮是怎么来的。或许你会说,吃鸡蛋何必知道鸡的出处,但这里我想说,有些事情还是有必要去追根溯源,那样才知道有很多看似不入眼的东西,真的来之不易。
我来自大山里,知道箬叶的来历,知道乡亲们用它来换取生活费有多么艰难。箬叶,俗称竹箬、箬皮,即箬竹的叶子,百合科、蜘蛛抱蛋属.多年生长常绿宿根性草本植物,根状茎近圆柱形,直径5~10毫米,具节和鳞片.叶单生,彼此相距1~3厘米, 矩圆状披针形、披针形至近椭圆形,长21~46厘米,宽8~11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多少皱波状,两面绿色,有时稍具黄白色斑点或条纹.主要生长在深山老林中。
箬叶每年的采摘期为夏末秋初。夏末秋初正是末伏时节,夏天的暑气还未消退。乡亲们为了增加点收入,冒着酷暑,早晨天一亮就出发,直到天抹黑才回来,中午带着头天晚上烙的干粮,采摘期间有时甚至半天也没找到一片箬叶,就算采摘了很多,还得肩挑背扛给弄回家。夏天是蛇兽出没最频繁的时候,其中有种称为竹叶青的蛇最喜欢爬在箬叶干上面,稍不留意就可能被它咬到,村里每年都有人因采箬叶被蛇咬伤。
三伏天繁重的体力劳动最容易引起中暑,有人还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隔壁村的大婶就是中暑了,口渴过度,好不容易找到水源迫不及待喝起来,然后就倒在水坑边再也没醒来。
箬叶不是采摘回来就万事大吉,后面还有好几道工序。箬叶不能随意摊开,那样会肆意卷曲不成样子,即使晒干了也没卖相。采摘回家的箬叶需要七八页左右叠整齐用绳子系在一起,以避免叶子皱起。绑好一叠叠的箬叶放在门口暴晒,晒到箬叶发白干燥就行,这个度需要把握好,太干了,箬叶容易裂开会不值钱。晒箬叶时一定得注意天气变化,千万不能淋雨或受露水,不然会发黄全部报废掉。晒箬叶的工作量很大,需要早晨晒出去,傍晚收回来,不可随便乱丢一气,那样会因为受光照不一样,而干燥程度不同,导致质量不行没人要。
晒干后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打包,因为箬叶需要打包踏实了,卖出时才不会占地方便于装车。打包是一个技术活,家里每次都是老爸信任。需要把尺寸大小的搭配好。收购箬叶的会从中抽查看看叶子的大小,如果技术不硬,被抽出小箬叶,价钱就会相差很多,这也是考验打包技术水平一个重要指标。
相较于卖出,收购进去的箬叶价钱会低很多,可以说是三文不值一文。但乡亲们为了生活不得已还是冒着三伏天的炎热,奔波在群山峻岭间用廉价的劳动力,换取可怜的一点钞票。
想着每一道诱人美食的背后,那么多人的辛苦付出,我们在享受时,是不是该怀着一份感激的心来对待呢?唯有如此,才算是不辜负大自然给予地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