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国庆长假终于告一段落。朋友圈旅游直播也终于告一段落。
周边游,省外游;
国内游,国外游;
东南亚游,欧美游;
……
好不热闹!
其中带娃出游最为壮观。蹒跚学步的,自由奔跑的,牙牙学语的,独立自理的,游乐场,博物馆,山脚下,溪水边……
到处都是孩子们的身影。
小小的人儿,跟着爸爸妈妈见识这个大大的世界。
可是在这欢乐的背后却涌动着一丝不安。
人家孩子都跟蒙娜丽莎合影了,我们还在附近的小河里摸鱼摸虾,是不是太落后了?
人家孩子才幼儿园就去过几个国家了,我们只能在国内玩玩,会不会影响孩子成长?
那些我们未曾体验过的总是那么吸引人,尤其是为了孩子的,尤其是看起来高大上的。因为孩子倾注了我们太多的心血和期待,我们希望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能力允许的情况下给他们最好的。
于是我们会比较,会焦虑,会不安。
02
如果把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阶层分为上层社会、中层社会、底层社会,那么处在中层社会的人们无疑是当今社会最为焦虑的一个群体。
这份焦虑不仅体现在对个人职业和发展的担忧,还体现在对孩子教育的纠结和不安。哪怕是简单的带孩子出游,都或多或少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不能完全遵从自己的内心。
为什么处在中层社会的人们更焦虑?因为他们输不起。
上层社会的人们,拥有更高的能力和学识,更好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占据更多的社会资源。他们不仅有能力规避风险,也有能力给自己和孩子更多的选择。
底层社会的人们相对来说知识文化水平更低,自我期望值也更低。对于他们来说,反正已经底层了,不会再差多少了。至于向上层跃迁,虽然也可以想想,但是受限于自身能力和水平,尤其是认知能力,大部分也就是想想而已,然后哀叹一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继续日复一日的生活。
中层社会的人们,由于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首先从精神和思想上脱离了底层。然后通过自己的知识能力谋求一份与自己的身份相匹配的工作,拥有一个相匹配的圈子。看起来从内到外脱离了底层。然而他们却是最不安的一个群体。一方面,他们比底层更接近上层,也更跃跃欲试。可是他们又担心一旦失败,连中层的地位都保不住,只能跌落底层。这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
对于孩子的教育,他们希望在能力范围内给孩子最好的,可又不得不考虑付出是否值得。他们更追求利益最大化。
打个比方,同样是报一个一万块一年的英语课程,对于一般中层家庭来讲,不得不考虑这个课程究竟质量如何,到底值不值这个价钱。所谓值不值,是指同样的价钱,我是否能找到更好的课程,或者说同样质量的课程,我是否可以有更便宜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纠结产生了。但是对于上层社会的家庭来说,反正这个课程一定是有益的,我无非就是可能多花了一点钱,下次遇到更合适的换一个就是了。所以他们很坦然。他们有能力承担试错的成本,反而更容易在比较中得到更多有益的东西,从而更好地指导以后的选择。
类比到出国旅游也是一样。中层社会的家庭并不是出不起一次万把几万块的旅行费用,但是这笔费用对他们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这笔开支会影响他们的存款数额,或者深切地影响到他们这一年的生活品质。所以他们不得不考虑这笔钱的投入产出比。
03
然而这世上有些东西和金钱正相关,有些东西则不然。比如说亲子教育,比如说亲子旅游。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并不是你花的钱越多取得的成果越好。当然我从不否定金钱在孩子教育方面的作用。我想说的是如何让金钱介入得适时适度,以及在孩子教育方面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比如父母的陪伴和用心。
前两天朋友发给我一篇文章,文章作者讲述了自己几年来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到世界各国旅游的经历。我的朋友颇为羡慕,同时也有一丝自责,觉得自己没有当好妈妈,孩子一次也没远行过。
我忍不住打断她:你孩子才两岁多,急什么呢?没错,人家是能拖着蹒跚学步的孩子坐十几个小时飞机去看自由女神像,可是真的有必要吗?在一个叼着奶嘴的小屁孩眼里,远隔万里的自由女神像和自家门口的毛爷爷像真的有那么不同吗?对于他来说,家对面的游乐场可比什么蒙娜丽莎、维纳斯有趣多了。
与其说让孩子通过旅行来认识世界,获得成长,不如说,在他对应的年龄段,通过丰富的刺激,让他得到丰沛的体验,从而获得成长。
如何让孩子获得丰沛的体验,这就要考验家长的心力和智慧了,这就不单单是你去过多少地方、走过多少路、花了多少钱能衡量的。
我有朋友很少带孩子远行,但是他们特别用心地陪伴孩子。业余时间如饥似渴地学习育儿知识,学习儿童心理学,陪孩子做手工,亲子阅读,给孩子做音乐启蒙、艺术启蒙,日复一日。他们可以在附近的公园里给孩子讲解简单的植物学,还可以为了陪孩子逛动物园,提前学习动物的分布和习性。
04
对于孩子来说,大千世界,新奇有趣的东西太多了,我们触手可及的地方就蕴藏着无限的资源,孩子们会用独特的视角,以自己的方式来认识外部世界。
前几天我带着两个孩子去附近的农场玩。孩子们第一次看到大片大片的稻田很兴奋。然后拿上小镰刀自己割稻谷、打谷子,再耐心地剥去稻壳,看到了里面白胖胖的大米,原来大米是这样来的啊!特别有成就感。接着,孩子们跑到红薯地里扯几根红薯藤喂猪,小猪仔们争先恐后地挤出围栏抢食孩子们手中的红薯藤。
我们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路边满是各色的野花。忍不住摘两朵给刘小弟。刘小弟一手攥着一朵花开心地蹦蹦跳跳。突然不小心一只小花掉地上了,被后面的孩子踩了,我赶紧再摘一朵一样的给他。可他偏说我摘的不一样了。
你看,孩子们可以发现细微的东西,他们更容易和外界建立起深度链接。
今年暑假,我带着孩子们回乡下老家住了一段时间。讲真,那段时间是我花钱最少的一段时间。因为东西便宜,而且花钱的地方又少。可是孩子们的乐趣一点都没减少。
他们看着门前地里的玉米从我们刚回去的时候仅仅一只手那么高,到我们临走的时候已经长得比他们都高了。他们每天都要跟家里的猫啊、狗啊,腻歪在一起。还要去鸡窝看看母鸡有没有下蛋。一旦发现窝里有蛋了,赶紧扯着嗓子喊外婆拿鸡蛋。第二天早上外婆煮好鸡蛋,他们会问这个蛋是我们家的鸡生的吗?吃完饭嘴巴一抹就手拉手去舅爷爷家玩,等我发现他们不在家的时候,跑到屋后一看,人家都已经快到舅爷爷家了。有时候玩得爽了,干脆下顿饭也在舅爷爷家吃了。后来舅爷爷家的老猫生了一窝小猫,他们就三五不时地往舅爷爷家跑。
有一次刘小瑶和小表姐走在路上,路旁边就是庄稼地。由于前两天下雨,地里的水汽还没有出尽,但是看起来是干的。两个小姑娘忍不住走到地里试试。结果没走几步就完全陷进去了。泥巴一直埋到膝盖那么深。拔都拔不动。小姐姐张着两只胳膊拼命喊大人,下半身动弹不得。然而刘小瑶一声不吭,拼命把脚拔出来,再把手伸进泥巴里把鞋子拔出来,然后回家跑到卫生间把自己冲洗干净,完了换上外婆的雨鞋继续浪啊浪。
看着淡定的刘小瑶,再看看还在“等待救援”的小姐姐,我突然被孩子这种野蛮生长的劲头感动了。他们的生命力是那么旺盛,那么富有激情。在这广阔的天地间,他们天然的灵性和周围的万物生灵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如此美妙。
05
那么要不要去国外玩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讲一个小故事:
一个小女孩很喜欢关于公主的故事,也喜欢穿公主的衣服。有一次,小女孩又开心地穿上了公主的衣服,然后问妈妈:“妈妈,你觉得我什么时候才能成为公主呢?”她的妈妈想了一下答道:“当你不管穿上公主衣服还是脱下公主衣服,都觉得自己是个公主的时候,你就是个公主了。”
所以,当你不再把是否要带孩子出国旅游当成一个问题的时候,它就不再是个问题了。
当孩子还小,周围的一切足够他探索的时候,没必要苦哈哈地为了带孩子出国而出国。当孩子慢慢长大,你觉得是时候带他们出去走走看看了,那么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
有一次,我们一家人入住印尼海边的度假村,午后,我在房间休息,爸爸带孩子们去赶海。不一会儿,孩子们兴奋地拿着装着小贝壳和小螃蟹的矿泉水瓶给我看,告诉我这是爸爸带着他们抓地。我一直记得那一刻他们兴奋的小模样。
旅行的意义在于体验未知,不在于你花了多少钱,走了多远路,而在于你用了多少心。
当我们的内心准备好了,在哪儿都不是问题。
所以更重要的是我们自身的成长。
为人父母,我们一直在路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