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寻梦环游记》的英文名字叫COCO,不是Migual,因为主角不是那个小男孩,而是那个戏份不多,一直安安静静坐在轮椅上的太奶奶可可。
一开始不太明白,直到影片末尾,可可太奶奶在音乐响起的时候,和米格一起合唱《Remember Me》,伴随着音乐,那一刻,抽泣声不断,旁边一个小姑娘,哭到扑进了妈妈的怀里。
影片讲述了很多东西,关于梦想与亲情的抉择,关于死亡和告别,但我却看到了,一个女儿对父亲不曾改变的爱。
当可可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爸爸埃克托为了追寻音乐梦想,抛弃妻女离开了家。
埃克托当然是爱女儿的,满满爱意,打动了无数听众,也让他得以成名。
但是相比起来,他更爱音乐,在唱完了为女儿写的歌后,他选择了离开,把女儿放在心里离开家庭的埃克托,并没有顺利,被好友毒害,死在了一条大街上。
妻子对他的离去难以释怀,绝口不提这个人的存在,除了Coco,没人知道他的名字,没人知道他的模样,只知道他是一个抛弃妻子的负心汉。
他死后,没有人供奉他的照片,一年又一年的亡灵节,他想尽一切办法,却始终无法走过花瓣桥,回到人间,只能在亡灵世界,当一个孤魂野鬼。
唯一记着埃克托的,只有他的女儿Coco。
有人说: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
第一次,当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学上被宣告了死亡;
第二次,当你下葬,人们穿着黑衣出席你的葬礼,他们宣告,你在这个社会上不复存在,你从人际关系网里消逝,你悄然离去;
第三次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于是,你就真正地死去。整个宇宙都将不再和你有关。
Coco等了一生,却始终没有再等到爸爸的出现。
即便如此,当她得了老年痴呆症,坐在轮椅上,满脸皱纹,可是她还是没有忘记自己的爸爸,偷偷地把母亲撕掉的照片藏起来,等待着有一天,爸爸能够再出现在自己面前,再唱一次为她写的歌。
可是Coco太老了呀,老到快要丧失自己的记忆,而这意味着埃克托要彻底消失在这个世界,父女永生永世都不能再相见……
动画片的结局,当然是好的。
因为Coco的照片,埃克托没有消失,可可去到亡灵世界,佝偻着腰的她,扑到年轻的爸爸妈妈怀里,叫着“爸爸和妈妈”。
明明是皆大欢喜的结局,但我却有一点不开心。
埃克托爱孩子,但是选择了梦想。埃克托缺席了Coco的一生:
当其他小孩子骑在爸爸头上举高高时,她或许只能蹲在地上擦拭别人爸爸的鞋子;
当她拿着得满分的卷子拿回家,也得不到爸爸的夸赞;
甚至在婚礼上,将她的手托付给新郎的人,也不是爸爸……Coco爱爸爸,即使全世界都在让她忘掉爸爸,她心中却始终藏着一个角落,装着和爸爸所有的回忆。
比起父母,孩子的爱才是最纯真最无私的。孩子小时候,父母爱孩子,但是我们不仅仅只有孩子,我们有理想,有工作,有生活。
可是孩子呢?他们只有你。
父母爱孩子,但爱是有附加条件的。希望他乖,希望他听话,希望他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生活。
而孩子呢?无论你吼他,骂他,凶他,甚至抛弃他,他都会选择原谅,无条件地爱着你。
爸爸去哪儿第一季里,有个情节,一直不能忘却:
爸爸之间举行厨艺比赛,评委就是孩子们,做的好吃的爸爸可以得到孩子们的狗尾草。
比赛结束后,其他的孩子都乖乖投好了票,但是天天却跑出去不见了踪影。
天天回来后,张亮什么都没问,就直接责怪他不守纪律。但是天天却拿出了一根狗尾巴草,眼里含着泪跟张亮说:我只是想拔一根狗尾巴草送给你。
孩子爱父母是一种本能,但是如果像天天这样,一直被打击,或者像影片中的Coco那样,一直被压抑的话,又有多少孩子能够保证还能爱你如初?
正如电影里的隐喻,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会将你遗忘,在他心中,你已经“死了”。
所以爸爸妈妈们,请不要吝惜对孩子的陪伴,不要忘了自己为人父母的身份。
即便孩子无条件地爱着你,也请让自己配得上这份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