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论语〉学习笔记427微子第十八1》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学习笔记】
今天是丙申年癸巳月丙辰日,四月廿八,2016年6月3日星期五。
一,纣王昏乱残暴,微子便离开了他,箕子做了他的奴隶,比干谏劝而被杀。孔子说:"殷商末年有三位仁人。"
1,微子,是纣王的同母兄,不过当他出生时,他的母亲尚为帝乙的妾,其后才立为后,再然后生了纣,所以帝乙死后,纣当了王,而微子被称为纣王的庶兄,平民身份的哥哥。
微子见到纣王昏乱,劝了几次不听,就离他而去。后来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将微子封在宋国,继续延用商朝礼乐,建设宗庙,祭祀先租。中国朝代更替有这个传统,兴灭国,继绝世,不搞赶尽杀绝的一套。
2,箕子,是纣王的叔父,也劝告纣王,纣王照例不听。他就装疯卖傻,纣王剥夺了他的爵位,降为奴隶。武王伐纣后,封箕子于朝鲜。现在朝鲜半岛的北朝鲜和南韩,三千多年前箕子建国于斯。
3,比干,也是纣王的叔父。屡劝不听,他就不走了,三日不去,纣王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
二,为什么,孔子说这三位都是仁人?
做法不同,但是,他们的心意是一样的。
微子离他而去,商灭之后因他而存宗祀;箕子忍死以待,并不是出于惧祸;比干想以正言规劝,不是出于沽名。
三,兴或亡,往往在三两人之间。
福与祸,德与恶,兴与亡,都是自己的事。
时代和社会以及家庭和他人,固然是一己之力无以扭转的大环境,作为个人,其力不足以决定环境,但是呢,其心足以决定作为。
曾国藩提出"以一、二君子倡,世风为之向义"的信念与呼声,创造了一段中兴大局。
对比微子,箕子,比干,曾国藩又是不幸中之万幸者。
一国之兴衰,或系于一气之振否,何况于一身呢!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论语>》张居正著
《论语正义》刘宝楠著
《论语新解》钱穆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论语译注》杨伯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