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在1616班提出了一个要求,要求班级每个同学每天记学习笔记和总结。
并且提出了第一天的任务:
- 总结上一周的学习,有哪些问题,要写下来
- 预习Linux 或 C 基础
马上有同学跟我反馈说,老师,上一周学习的内容都忘记了。我说,那你总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不明白的问题列出来也行。
还有同学在记录中反馈,说很长时间没有这样记录了,像写小学生写日记一样。
其实我知道,大家已过写作最好的时候,大家的写作水平最好的时候是在高三的时,那阶段需要大家作写作的训练,高考要考作文。到了大学之后,再无这个要求。到工作中写周报、工作总结,也是能少写就少写,能copy就决不自己动手。
另外,一个人总对自己的记忆很自信。实际的情况,超过48小时的事,就超出了你的记忆,或记得就没有那么详细。所有前天你学习中遇到了什么问题,难点,你是没有记住的。唯一记得的事情就是没有学会,难。(难在哪里,是哪里出了问题,也说不清楚了)
而这种情况是不利于学习和成长的,也不能复盘。(或称追溯,找到原因)
每天去做学习笔记和总结的好处在于:
1)晚自习有一个固定时间做固定的事,精力集中养成高效的习惯,可以用Markdown沉浸式写作。
2)要写一篇比较高质量的学习笔记,有一个梳理知识点的过程,至少要把老师讲的知识点都回顾一遍,还要上网去查查相关的资料,也得要一个小时。
3)当天学习的有什么问题,你得先要把问题描述出来,还要描述清晰。解决了要写下来是如何解决的,思路是什么?没有解决的写下来叫“存疑”,有问题记录在这里,之后还可以回过头来解决。如果是学习中共有的问题,老师发现问题有价值,会在班级中集中进行答疑。
不经记录的日子,是不值得过的。
没有记录,无法看到自己成长的路径、轨迹。无法复盘,就不能分析学习中的障碍点,是注意力的问题,是时间管理的问题,还是其他原因。
如何做学习笔记?
- 今天学了哪些内容?
- 知识点是如何理解的?
- 学习中遇到哪些问题?
- 反思今天的学习中效果如何
是不是经常被打断,精力不集中,作业完成的效率如何
还有哪些也是属于笔记、总结的范畴:
1、每天有项目代码,传到github
项目正规的要求是要有一定的注释说明的,有的甚至同步写了文档。
2、分享
把一个知识点(如指针、函数、数组、字符串),项目中遇到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在班级中作分享讲解,其他同学提出来的问题进行回答。
每天上课学习,从信息的角度来讲,都是“输入”,如何提升学习效果,方法就是多做“输出” :笔记,文档,总结,项目和分享这些都是输出的高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