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越发近了,今天已是小年夜。但今年的小年,我依然奋战在工作岗位上,未能归家团圆,不免显得有点落寞!
临近春节,大部分外来打工的都回家了,整个街道冷冷清清,只能从街道两旁挂着的红灯笼感受到快过年的气氛。不禁想起小时候,春节对于孩提时代的我们是一种期盼和无穷的乐趣。那时候的年和现在有很大不同。
过年之前,家家户户都在备年货,自己做的麻花酥饼花生糖等等,各种好吃的。我们这些小孩东家吃了吃西家,好不快活!年前还得杀年猪,灌腊肠,熏腊肉。我们也在一边帮忙,乐在其中。现在人懒了,都直接去超市或者年货市场直接置办,能花钱搞定的事,绝不亲自动手。人虽然轻松了不少,却也少了好多乐趣。
年前必不可少的还有买新衣。小时候家里条件一般,但无论怎样,过年肯定会置办一套新衣服,那是最开心的时候。现在隔三差五的就买新衣服,对于新衣服的期盼也就没有了。
放鞭炮一定是小孩子的最爱。那时候几块钱可以买一堆各种各样的鞭炮,有白天玩的板鞭之类,也有晚上玩的礼花冲天炮。那时候可真大胆,一群小伙伴聚在一起,比谁放的更高。现在大多农村也开始禁烟火爆竹。小孩子被保护太甚,也很少玩这个。
贴对联那是家家户户三十必做的事,那时候可不是直接买现成的,都是请村里的长辈写毛笔字好的手写。有一年我也跟着凑热闹,但写的实在拿不出手,只得作罢。
三十的吃团年饭,五湖四海的亲人都会赶回来,以前是一年到头才能吃到这样丰盛的一顿饭菜,所以对年夜饭都特别用心和期盼。现在天天大鱼大肉,年夜饭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了。
年夜饭过后要上灯,就是给过世的亲人点一盏灯,烧些纸钱,寄托对他们的思念,也让他们过年不至于太冷清。同时让他们庇佑我们身体健康之类的。那时候的灯都是手工制作的,得费一些心思。现在都是现买的,五颜六色,还是带电池的,看来社会真是与时俱进啊!
三十晚上要守岁,大人有的看春晚,有的打牌,我们一群小孩则是在黑夜中狂奔。放鞭炮,捉迷藏,玩的不亦乐乎!直到累了倦了才各自归家!
现在的新年少了很多年味,但依然挡不住游子归家的脚步。团圆,也许这就是新年的意义,也是一直没有改变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