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会把别人的错误当宝贝呢,我傻了吧?
可是,我们的确常常犯傻。
三个女人一台戏,其实两个女人碰在一起也挺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她们开始“忆苦思甜”的时候。
“想当年,我刚进家门,我婆婆……”
”当年我刚认识我老公,还不知道….现在呢…“
”俗话是说家家有本念的经......“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尤其觉得每个女人都有本想说的书。
我妈妈在其中算是翘楚,她说的事情我都差不多可以背出来。谁当时说什么,谁又做了什么,一字一句。
还有我阿姨的事,她们俩只要在一起,说着说着,又得感慨起来,这时音量会尽量压低,但语气里的不满、委屈、怨气清清楚楚,即使那件事情已经过去20年。偶尔经过,看着我姨红着眼准备抹眼泪,而我妈正拿着菜刀切今晚的鱼,那画面也是醉了。
刚开始时,我会试着去安慰,后来就变成了耍宝卖笑。阿姨,你用了什么护肤品啊,脸上怎么这么光滑,我得赶紧给我妈妈带一堆回来。如果不奏效,那就一个字——脚底抹油——溜。
或许这是上一代的人用来回忆时光的方法。
哲学家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有一本专门的书是《别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来教大家如何让周围的一切不如意都因为你的心态而改变的智慧人生。
反过来看,可知晓,其实不仅是上一代人,你我他都有同样的状况。
除了违法犯罪,道德沦陷的,很多时候对错是只在于立场的不同。
比如同一个宿舍里的,你要干净整洁,一天宿舍得收拾一次,东西放得整整齐齐,你隔壁床的觉得东西随意点挺好的,不肯配合清洁,你会觉得她不爱卫生,不承担宿舍事务是错的。
而她会觉得你有洁癖,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也是错的。
这么看,两人都有理由因为对方的错误而生气。当然也有偷奸耍滑、中伤背叛等等的事情,我们不得不生气。
哲学家之所以是哲学家,他有超脱出日常俗事的能力,只是很多的我们都是平常人,我们不免生气,不免因为他人的错误或自以为的他人的错误而生气,热血冲头,甚至勃然大怒。
有一天,你丢了100块钱,好像是丢在某个地方,你会花200块钱的车费去把那100块钱找回来吗?嗯,我想你并不会,但面对别人的错误 ,你会。
被人骂了一顿,却花了许多的时间猜测原因、或者心里演练对骂场景;失去一个人的感情,明知一切无法挽回,却不断回想,每回想一回,就生气一回、难过一回、伤心一回。
我们就像把别人的错误当宝贝,别人说出口做出来的,你把它稳稳接住,藏在心里,时不时拿出来擦拭,用我们的不满、愤怒和难过不断地丰润这个错误的颜色和厚度。
那错误的一句话,你让它回响了百遍,那错误的一个动作,你让它重复了千遍,那错误的人,你念他万遍,所有的所有,重复的只是对自己的伤害而已。
我们不是圣人,一边默念着“生活是自己创造的,心情是自己营造的”,一边禁不住生气、难过,觉得不应该生气,又压抑不住,反而让自己更难受。
那就好好生气一次、彻底难过一回吧,勃然大怒也好,歇斯底里也罢,总比如此这般一次又一次折腾自己好。
给自己规定一个短期限,比如他把我喜欢的漫画书弄丢了,我很生气很难过,我决定不原谅他,我要生气两天,这两天里你可以一直念叨这件事,但两天一过,就停止吧,再买一本,让自己开心一些。
诚然,有些事情不是说“再买一本”就能轻巧弥补的,给自己设定一个期限,不是原谅对方、宽恕对方,而是放开自己。
真的,任何一个人的错误,都不值得你一辈子像宝贝一样端着。
电梯里,我满脑子都是刚刚地铁发生的事情,虽然已经过了半个多小时了。
一个阿姨抱着扶栏,我无从下手,
想移去别的位置,正想挪动,地铁停站,我没有站稳,踩到了一个女生脚,
连忙道歉,得到一枚白眼,再挪动,转眼正巧看到那阿姨的看热闹的嘲笑表情。
我无语,都是我的错么?
阿姨不是你抱着扶栏,我要挪么?
是地铁停站急刹,是我的错?我都道歉了,你还给我白眼?
直到回到宿舍的电梯里,我还在想这事。
这时,进来一个小家庭,爸妈和小女儿,小女儿被妈妈抱着,她自己揪着蛋糕吃。
爸爸问“能不能给我一点啊?“,
小女儿说”不要,我饿“。有点娇滴滴的,但声音清脆可亲。
我一直低头听着,但还在自己的闷气里。
突然听到“ 姐姐吃“...
抬头看,小女孩捧着蛋糕向我的方向递,见我没有反应,又说“ 姐姐吃“。
大大的眼睛执着地看着我,笑盈盈的。
我觉得我心都要化了,于是我把地铁里那枚白眼丢掉了。
就在那一刻,小孩子清脆的那声“ 姐姐吃“才是值得放在回忆里的。
不要把别人的错误当宝贝,值得当宝贝,细细回味的人和物,其实有很多,不是么?
一开始生气,是矛盾的聚焦和积累,继续生气,是情绪的爆发和宣泄,还在生气,那就好像是自己喝毒药,而指望别人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