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业趣事之八年级历史特篇
19世纪中后期,法国在( )炸毁造船厂。
同学A:A.新疆
同学B:C.武昌
老师:这是道选择题!四个选项里就两个沿海的!你们倒是想想啊,新疆它有海吗?!
“百万雄师过大江”,问这首诗描绘的是哪场战争,胜利者是谁。
有的人答,“武汉会战”;
有的人答,“十年内战”;
有的人答,“强渡大渡河”。
这些人,虽然答案是错的,但也许似乎可能还是努力学了历史的。
那个“抗美援朝”的你给我站出来,八年级上册学了这东西吗你就写!
那个胜利者写错的你还敢笑?字写错了?“党”字都能写成“富”字你脑子是五星上将吗!
在同学们的历史试卷中,鲁迅先生做过很多事。
《狂人日记》,这个的确是他写的。《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都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也被同学们记成“鲁迅作”了。
至于往后越来越离谱:《猛回头》《警世钟》《革命军》,都是关于近代化的,大概也是鲁迅先生吧?《青年杂志》,听都没听过,新文化那个是《新青年》吧,这《青年杂志》肯定是鲁迅先生!
大家之前对此还对此当作笑料,直到这一题的出现……
1895年,一个人踏上了前往日本的步伐,签订了一份条约。请你说出这个人是谁,这份条约的影响是什么。
我们怎么也没想到,有人会认为,“鲁迅前往日本签订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好在在此之后,历史考试上,再也没有人错这种历史人物题。
这次期末正巧有一道选择题,是: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的其中一个段落。这部小说的作者是( )。
我想,这次我们班大抵是没有人再错了……
…………
…………
…………
期末完毕,枫染给我发来一组聊天信息,其中一条是这样的:
A:我*,我历史第9题本来想选C的,然后想着想着不对,结果我逆向思维选胡适了
事实证明,有些人从历史上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有些人学不会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