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现在才看《班主任》实在是有些惭愧。
当时的感悟: 看完之后,好像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对于成长在这一时期的孩子来说,他们就是像谢惠敏这样的,因为从小接受的就是“四人帮”要他们学习的文化,是一种思想禁锢,因为他们不知道出了营造的氛围大门,自己是否会和邻居友人前辈有同样痛苦的经历,也没有见识过这个所谓世界之外的世界,刚刚结束文革,就马上有人反应并且打破这种局面真的很不容易,不仅仅是一部艺术作品的好坏,还有勇气,我可能没有从中获得什么很大的惊喜,但是我叹服敢表达的勇气,当得起发轫之作。它的名字《班主任》,怎么感觉他并没有多么出彩,只是他的人物立意是明智的,没有随波逐流,而是有自己的思想,对于好和坏有一把标尺,这把标尺也非常符合大众标准,这可能就是这个人物的特点,作为班主任和班主任直接的区别了吧。
印象深刻的是《立体交叉桥》
它呈现的总体轮廓让我想到了《人世间》,环境是一个狭窄的胡同,一家人占据为数不多的空间,拥拥挤挤的度过了好几代人,有的家庭是很温馨的,和和睦睦有商有量的,有家庭是勾心斗角的,算计父母兄弟姐妹,整天的气不顺。原来人们都向往去大都市生活,北上广深,羡慕那里的原住民,然而大家只是看到了一面,看到了北京户口的好处,没有想过那些年代,还没拆掉的数条胡同里过的很艰难的人们,他们也在为着生计烦恼,为着工作奔波,为着拓宽自己的空间奋斗。《立体交叉桥》里面到底有没有亲情,有的,但不多,它在每个人心里只会偶尔闪现,大哥庸碌无为只会埋怨他人,二哥“嫁入豪门”但实际融不进去而将苦恼嫁祸到家人头上,父亲和稀泥全没有一点大家长的权威,嫂子是白月光,最最看不得的是母亲,她惯的老二,害的老三,我在她身上看不到作为母亲的责任感和爱,甚至埋怨她!可这就是事实,是万千小门小户的缩影,是每条胡同里未曾见光的生活。这样的一生真的很苦,所以我相信二壮最后救赎了侯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