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面曾经出现过两个美猴王,一真一假。历史上的孔子却只有一个,就是《论语》里面跟学生聊天那个,而且是真的。那么,从哪里钻出来一个假孔子,假孔子又是谁?
序言之后,这一章是导读,题为《孔子:读其书而想见其为人》。这一章比较八卦,孔子的长相,身高,家庭出身,父亲是否与其母野合等等,都是些有可能弄出是非的话题。好在翻的是古人的是非,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直接听李教授的。
导读也很长,我感兴趣的是第六部分:《活孔子和死孔子,真孔子和假孔子》。这篇读后感的标题便是从这儿来的。
活与死,真与假,说的都是同一个人,都是孔子。李零认为,汉以来或宋以来,大家顶礼膜拜的孔子是“人造孔子”。现在的孔子,更是假得不能再假。活孔子和死孔子,就是不一样。前者是真孔子,后者是假孔子。现在,什么都能造假,孔子也要打假。
所谓活孔子,概念很清楚,是指历史上那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快乐也有烦恼的孔老先生,是为真;而死孔子则是经过历代统治者全面美化、神化,号称大成至圣先师的泥塑木雕,所以假。
活孔子是宋人,是商王的后代。但孔子讲周公之礼,因为他出生在鲁国。
来看李教授怎么说:
活孔子是典型的复古主义者。西周灭亡,东周衰败,贵族传统大崩溃,礼坏乐崩,他看不惯,坐不住。他不是当时的贵族,却比贵族还贵族,唯恐他们完蛋了,“郁郁乎文哉”的周代文化也随之灭亡。他死乞白赖劝他们,一定要复周公之礼。但鲁君不听,其他国家的国君也不听。他颠沛流离,到处跑,谁都不听,好像无家可归的丧家狗。一路上,很多隐者,当时的不合作主义者,全都嘲笑他,说他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但他一辈子都生活在周公之梦当中,就像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可笑也可爱。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孔子的可笑在于他的不识时务,不晓得随大流。而他的可爱正如他最欣赏的弟子颜回,始终不改其志,知其不可为,也要“尽吾志”。不仅仅是可笑可爱,还可叹,老先生毕生所学,无非是屠龙之技。
死孔子是什么?基本上是老子说的刍狗,今人说的摆设、道具和玩偶。历代皇帝都捧他,越捧越高,也越捧越假。
还是搬运几段文字吧:
孔子在世时,不是王,不是公,不是侯,也不是圣人。孔子心目中的圣人,是尧、舜那样的圣王,天生聪明,绝顶聪明,有权有位,可以安定天下的百姓。这样的大救星,全国人民的大救星,孔子说,他绝不敢当。可是,他的学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别的事,好商量,这件事,一定要替老师做主。孔子活着的时候,曾明确讲,他不是“生而知之”的人,他只承认自己好学,勤勉刻苦,持之以恒,并不认为自己多聪明。但子贡跟别人说,他的老师是“天纵之将圣”,孔子当即予以否认。孔子当圣人,是孔子死后,子贡的杰作。宰予和有若也参与了这一活动。老师明明说,我不聪明,他们却说,怎么不聪明?自有人类以来,谁都比不上老师。坚决不听孔子的话。孟子也不听孔子的话。他说,孔子是“集大成者”,“圣之时者”,圣人圣人,不绝于口。孔子明明说,圣人都是死人,活着根本见不着,他却偏偏说,孔子就是活圣人。
你看,一方不承认自己是圣人,一方说你必须是圣人;一方势单力薄,一方人多势众,咋整?孔子在世时说话或者还多少管一点用,一旦离开人世,说了算的只能是后人。于是,后人的后人把事情闹大了,直到把一个教书匠捧成了至圣先师。最好玩的是,孔子所有的名号都来自于“追认”。
由此想到一则笑话:
寺庙里塑有三教的圣像:先是儒教圣像,次是佛教圣像,后是道教圣像。道士见了,马上将老君移到中位;和尚见了,又将释迦牟尼移到中位;读书人见了,又将孔子移到中位。三位圣人自相说道:“我们原是好好的,却被这些小人搬来搬去,搬坏了。”
你看,儒佛道各家都在“搬”,搬来搬去,都不是原来的样子了,都假了。
那么,假孔子最大的作用是什么呢?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给读书人送温暖,表关怀,才从根本上扭转局面。他的独尊儒术,目的不在复兴学术,而在统一思想,令天下英雄,尽入彀中。孔子死了,人不在了,但意识形态,一直靠他抓。历朝历代,替皇上把思想门,站言论岗,全靠他,等于宣传部长、教育部长和出版局长。
读上述文字,还想到了一些,不说也罢。
2022年11月27日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