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谢您,也回不去;我将继续成长,您将与世长存。
今天是2018年的11月10日,母校150周年校庆庆典的日子。其实很少有一所中学会存在这么久,从白马书院,到省重,再到国重,无数的优秀毕业生,有省状元,也有我这样千千万万的普通人。
九月份开学,我们大三了。我是永远都不可能再穿上校服走在校园里,看着阳光透过大树的缝隙撒下的闪闪的光。但是高中同学陈李却做了一个让我目瞪口呆的决定:他回去复读了。班主任还是当年的班主任刘老师,只不过今天我看庆典上的照片时,刘老师的老态,除了体现在稀疏的头发之外,也写在了他的脸上。前几天我忙着手里的结题报告,有一天晚上改到十一点二十多,就快要熄灯了。洗漱完了看见陈李给我发的消息,他说晚上团支书给他们讲事情,他就想到了以前的团支书我。
我跟陈李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小学五年级,但是恐怕只有我记得他,那时候他却不认识我。小学时代的陈李眼睛是长在头顶上的。每周五下午都是学校的课外兴趣课,我选的是英语,在他们班教室上,上课的是他们的班主任。正好他也选的是这个班。有一天下午,老师分班级比赛记单词,一对一可挑选打擂那种。陈李做了擂主之后,他的班主任一向以他为傲,挑衅地问我们:“还有人要挑战吗?”我向来最见不得看不起别人的人,小时候的我也要比现在更胆大自负,于是举起手说我来。比赛的结果我已经忘了,事情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但是那天我坐在第一排,陈李作为擂主站在讲台上,他就在我的面前,我记下了他的名字:我叫陈李,名字来源于我爸爸姓陈,妈妈姓李。
小学升初中那一年,巴中中学在全市只招收600个初一新生,我毫无疑问地成为了这六百分之一。陈李却没有,他成为了那年我们全市小学毕业生里,唯一一个,凭借自己的实力考进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的人。其实自那次在兴趣课上知道了他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见过他。我也不会因为这点事情就把他当做什么努力的目标。只是人生离奇,兜兜转转,我们居然成了高中同学。
他性格活泼,幽默风趣。他说他叫陈李,我就想是不是小学时候的那个陈李。几年过去,他除了稍微长胖了点,其他的都没有什么变化。他初中去了嘉祥也是后来他跟我们说的。初中就上晚自习到晚上十点,同宿舍的室友都是家里有权有势的公子哥,然而这些人却不是电视剧里的富二代,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比你优秀的人也比你努力。陈李说,初二时,宿舍就有个哥们儿在自学C语言。我们高二时,他当初的初中同学,有三分之二都已经出了国。有一天他叹气,我们问他怎么了,他说昨天晚上一个初中关系比较好的同学发了他办签证时的照片,西装革履的模样帅极了。然后他跟我们说,那个男生家里没有其他同学那么有钱,所以想多拿点奖学金,为了雅思托福考高点,已经连续很久背单词到凌晨两点了。再等一段时间他就出国了,已经算是出国晚的了。后来我们上了大学,有一个周六陈李来找我玩,吃过午饭之后,我问他下午有什么打算,他说约了一个初中同学去网吧。我问你还有留在成都的初中同学啊,他笑着说,没事,家里有公司。
陈李很喜欢说话,很会逗人开心。他毫不避讳地讲他的经历。我跟他不算熟,但是三年朝夕相处下来,也知道一些他的故事。高一的一次自习课,他从钱包里拿出几十张人民币,我还以为那是练功券。后来知道了更多他初中同学的事情,参加酒会,遇到范冰冰王力宏。那时候我想到了互联网最开始诞生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在这个世界上,即使是两个毫无联系的人,也能通过最多六个人把他们关联起来。那时候我才高二,算起来,我有个同学的同学,认识大明星呢。
我无法想象陈李在成都的三年里都经历了什么,但是我知道肯定不好受。就像我高中三年一样。虽然痛苦且快乐,但是我却不愿意回头多看一眼。我的能力撑不起我的骄傲,我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没有努力,或者说拼尽全力。我无法承受别人问我,你为什么在三楼?我无法承受考试时遇到初中同学,他惊讶于为什么我会沦到和他一个考室。我无法承受二楼两根灯管的闪亮。我更无法承受日复一日的失眠。我觉得只有离开那里,我才能放过我自己。我跟爸爸妈妈说,即使是只能上专科,我也不会复读。人生那么长,我不想在成年的关口逼疯自己,即使这很对不起父母多年的悉心栽培和殷切期望,对不起为了我能有一个最好的启蒙老师,五岁就把我送去上一年级语文课的妈妈,对不起一年级就给我买了英语学习卡的爸爸,对不起为了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而费心费力的姑父和爷爷奶奶。最对不起的,还是我自己。在地上呆得太久,我忘了我原本是天上的一颗星星。但是时至今日,我却依旧不后悔我当初的决定,也不会像陈李一样,做出那么难的一个决定。经历完这一切以后,我找到了自己理想的生活状态,但还是会在此后的日子里,时时刻刻提醒我自己:不要忘了,要努力生活。
我感恩母校,没有这六年的时光,我不会成为现在的我;但无论我如何怀恋她,我都不会再去经历一次那样的日子,因为太痛苦。人生是一趟单程车,我要勇敢地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