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来没什么耐性,所以,学不来说半句话的技能。说话若是为了沟通,前提应该是自己说明白,别人听得懂。
说半句留半句,对于这类套路,玩高了叫城府,玩熟了叫心机,玩砸了叫自嗨。
如果我们是朋友,那就有话直说,老这样卖关子,那你就别说了,我也不想知道。说几句话,还要费劲猜,费劲追问,干脆你自己玩吧!
今天几张图片,明天两条链接,不是@我,就是“提到”我,却不说什么情况。
刚开始,我还会发个问号过去,问几句才知道TA是啥意思。虽说挤牙膏的次数了,我不免觉得跟TA说话累,却只当是对方的习惯使然,也就默默选择了适应。
直到有一次,TA深夜发微信过来,就没头没脑说了一句,“这事可不得了了,你都想不到,我今晚遇上个大事。”
我当时正在构思个方案,被打断了倒还是其次,重要的是,TA白天才神神叨叨说着不顺和落寞。想到TA这段时间的自怨自艾,我很担忧TA发生了不好的事,赶紧拨了通电话过去,响了好久却被按掉了。
“晚点再跟你说,这事太大了,我得好好理清楚。”一分钟后,TA发了这条微信过来。
于是,我真像个二傻子似的,忍着困等到了半夜,结果直到我睡着,手机都没任何来自她的消息。第二天一醒,我打开手机,她依然毫无动静。
而后,我又发微信过去问了几次,TA先是说晚上回去就睡了,对于究竟是什么事也不说。看TA的口气也不像出什么事,我便再没多问什么,TA想说自然会说。
过了一个多月,TA出差来了我的城市。见面吃饭聊天时,TA才不经意地说起,TA前段时间认识了个珠宝商人,人家似乎有意跟TA合作个项目,而TA想让我来出个创意案。
最要命的是,TA还一脸健忘地问了句,“我没跟你说过这事么?”
那一刻,我确定我是个傻子,还没理由冲TA发火。因为TA又没让我等,又没什么事,只是我自作多情罢了。
吃饭时,TA兴致勃勃说了许多话,仿佛这个口头项目就是她毕生的梦想,比遇上一见钟情的黑马王子还要起劲。
我没怎么说话,先前的自我否定,也需要点时间开解。再者,对于这个项目本身,我也兴趣索然。工作之外的写方案,无感的讨厌的没把握的,我是不会轻易答应下来的。
老朋友的久违相聚,活活吃出了洗脑的味道,原来是我高估了情份的占比。不是钱能解决的问题,多半就是情的问题。
我当场拒绝了那个项目,因为是很好的朋友,所以说的非常明确,不想带着人情勉强自己,最后还坏了人情和心情。
那之后,TA消停了一段时间,听说那个项目不了了之。很快,又开始自顾自地发图发链接给我,依然是莫名其妙不知其意。除非TA主动说明来意,对于这些单向信息,我已经不问也不回了。
就像有次TA转了篇描写悠闲生活的散文给我,我以为链接内容是发我参考的好文。过了好一阵子见面聊起,TA竟说是想找我去喝这家的咖啡,还怪我不仔细看不理解她的意思。
如果不是多年老友的情份在,我早就当面怼上一句,“有话直说,说重点,说清楚。”
你我之间,如果真想沟通,不该用广播式,明说都做不到,还谈什么以后。我视之为准恶习,谁都喜欢悬着心去猜,因为那种感觉糟透了。我想不出养成这种自私习惯的原因,是想显得自己段位高?显得他人悟性差?难不成因寂寞得刷存在感?
没人有义务揣测你的每个字,每句话,每个情绪。哪怕再好的朋友,也会有心累的那天。
作为朋友,我累了,你随意。你那么喜欢话说一半,干脆连一半都别说了。时过境迁后,哪怕你主动说,我也是不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