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双十二,又到了购物狂欢节这一天,而我却没有什么想要买的,突然想到近来翻阅简书,众位大神皆有推荐的书单,我何不趁此“佳节”屯一些书呢,既然开始了自己的写作,大量阅读那是十分有必要。而且,看到很多大神晒的书单,还有年底的总结,今年读了多少本书,让我确实汗颜!
我记得看的一个简书作者萌微推荐的书单不错,于是又打开简书,找到那篇文,把推荐的书目细细的记录了下来,之后就在当当网上查阅,本来想着把心仪的书放入购物车收入囊中,可又一想我目前的小屋估计还放不下那么多的书,而且以后搬家也是问题。于是之后便决定买电子书阅读,如果碰到确实喜欢和需要研读的书再买下纸质版。遂下载了当当电子书客户端,把推荐的书单购买了电子书存下一一翻阅。
我首先打来的第一本书便是张萌的《人生效率手册》。从开始读我就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了,也可以说是被作者的自律深深折服了,书中所列举的10000个小时定律以及1000天小树林计划还有各种具有操作性的方法论让我彻底的领悟了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它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当你还在打游戏熬夜刚刚入睡时,别人已经悄悄的五点起床,开始了一天的计划。
当你还在留恋早上被窝的温暖时,别人已经吃完了早餐,化了精致的妆容,走在了上班的路上。
当你还在抱怨着工作的无聊,忙不失迭的刷着朋友圈为好友点赞评论时,别人已经有条不紊的勾掉了To do list上的待办事项。
当你下班回到家吃着零食忙着追剧的时候,别人已经开始拿起书和各个伟人对话,给自己充电。
这也是为什么人与人差距越来越大的原因吧。或许一个月,三个月我们看不到这种差距。但是一年,三年,五年甚至十年这样的积累,别人已经达到了你这辈子都无法企及的高度。
我们都想追求舒适的生活,可舒适不代表着堕落。
书中也说了人生电池图理论,说90后有效的奋斗时间只剩下了1/2。我当时就被震撼到了,想着自己才刚刚踏入社会一年多的时间,我的奋斗时间已过去了一半。
也就是说如果在学校你没有取得一个让你进入社会就飞黄腾达的履历或者还只是从职场小白慢慢成长的阶段,那如果再不努力奋斗的话,剩下的1/2的有效奋斗时间岂不是也是像是在学校一样白白给浪费了。
相当多的一部分年轻人进入职场后甚至在工作了一两年后说的最多的就是迷茫,不知道自己的定位,不知道未来的自己会发展成什么样,不知道现在的生活是不是会一直一成不变下去。
其实,造成这种迷茫最大的原因是我们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没有一个人生的规划。作者在书中说她在被浙江大学录取后,周围人都感觉能被名校录取这是何等荣幸,可作者却不这么想,因为她有一个外交官的梦,而当时的专业让她离这个梦想越来越远。所以在所有人都不理解的情况下选择了复读,之后考入了北师大英语系。
又是因为开学后的英语测试排名让她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于是有了1000个小时的小树林计划。每天早晨五点起床,在小树林练习自己的英语。在滴水成冰的冬天,即使在室外被冻到手脚僵硬,进入教室后需要30分钟才能慢慢找回肢体的灵活感,她也坚持了下来,就是这种坚持让她大学的几年始终遥遥领先于别人,同时也在全国英语竞赛中取得了总冠军的佳绩。正是这份坚持和自律让她在管理两个公司的同时也能保证每年阅读200本书和出一本书的节奏。
每个人的成功都有着他成功的原因,或是一个习惯的坚持,或是超出常人的努力,或是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在给自己慢慢积蓄力量。
你不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去看看别人的努力,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差距。
如果从现在开始给自己一个目标,那说不定未来你也成为了你现在正在羡慕的人。
努力永远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