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当当优惠活动,听从平台推荐凑单买了这本书;为了舒缓一下被工具书紧绷的神经,随性挑了这本书阅读。
《月亮与六便士》,看书名,就觉得应该是一部浪漫的小说,或像《追风筝的人》一样,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特殊地域的文化故事。开头读了一半,平实、叙述式的文风,让我甚至翻回目录,以确认这不是序言章节。
就是在毛姆以作家身份“我”的引导下,终于理清了头绪。“我”就是为了记录主人公克里斯特兰而存在,我偶有跟主人公直接打交道,而更多的是通过他人之口,了解到克里斯特兰,是如何抛妻弃子、放弃证券经纪人的优渥生活,来到巴黎开始绘画生涯。他的行为始终怪诞,他不明原因地离开了家庭,不带毫厘,过着凄苦的生活。穷困潦倒至极之时,友善人士帮助了他,他却迷倒了别人的妻子,甚至让对方为他服毒自杀。颠沛流离,他最终定居在原始森林一样的塔希提岛,感染麻风病,双目失明的情况下绘出了穿透人心灵的壁画巨著。最后让土著妻子付诸一炬。
这是一篇理想与现实、物质与精神、神圣与凡俗、出世与入世 的交锋。沉闷的文风,饱含哲学的思考。作为世俗之人,你被克里斯特兰吸引着,你无法理解,他到底受到怎样的冲击才作出那些匪夷所思的决定,你忍不住追看下去,是有什么特殊原因吗?在他眼里,外在都不需要,也根本不在意,不在意穷困,不在意疾病,不在意他人,甚至不在意亲人爱人,他成为了一个完全独立的灵魂。人们讥讽他,看不起他,憎恨他,全都因为不懂他。
现实中有原型,毛姆笔下的克里斯特兰,其实是画家高更。那幅穿透心灵的壁画巨著,暗指高更的名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艺术启蒙的一点思考
文化很奇妙。从文字中,你能读出跌宕起伏,引发哲学思考;从一段旋律中,能感受喜怒哀乐,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周海宏,就给人大写过提案,要求公共场合禁止播放垃圾音乐以降低犯罪率,音乐震慑人心的力量也是不可小觑;如今,从一幅画中,我们开始思考,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画家们为了灵魂上的升华,可以放弃一切。艺术的力量,是极其强大的,这也是如今家长为何如此重视艺术教育的原因。当然,缺乏了艺术教育的父母一代,该怎样以一个求知者的心态,带着孩子去做艺术启蒙,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台湾音乐教育专家郑又慧在《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音乐老师》中说,最好的音乐教育离不开脑海中的旋律,最最好的启蒙就是在家中室外多听音乐,如同学说话一样,多听才能有感。日本岛居昭美在《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中说,绘画并不是像文字那样,只要教,就能会的东西!用来表达想法的形象,别人是教不会的,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家长需要守护孩子这种能力,为孩子创造绘画活动的环境和氛围!艺术,需要灵性,需要参透,需要上天眷顾,需要感悟,需要潜移默化。
人生观的一点思考
逃离世俗社会,寻找心灵家园。是这个原因引领着克里斯特兰作出了种种疯狂的举动,也是毛姆带给大众最重要的思考。我们需要经济基础,我们也需要上层建筑。我们是否该屈从于现实,为了五斗米,去看上司的脸色;我们是否有决绝的勇气,断了后路,为了心中所好去追求一段精彩的过往;我们是否该不顾外在眼光,个性由我,只为心中的欢喜。人有时很难做到洒脱。人的选择有时没有对错。《月亮与六便士》中说,“做自己最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心平气和,怎么能叫作践自己?做一个有名的外科医生,一年赚一万英镑,娶一位漂亮的妻子,就是成功?我想,这取决于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 对成功、对幸福 理解的标准不一样,于是就有了各种各样的选择。你未必对,他未必错。你未必比别人更聪明,他看似傻乎乎其实是出世情怀。你站在他的位置,也许做出的决定还不及他。
乔布斯伟大吗?伟大,他追求完美,追求艺术与科技的完美结合,他是苹果的灵魂,他也是皮克斯的关键,他毫无疑问用他变态的完美和苛刻推动了产业的进步。但是,他情绪化的人生,让他遭遇了各种起伏,灵魂到达一个层次注定是孤单的。
所有的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品性,都是多面的,没有绝对的好,没有绝对的差。你无法完全脱离世俗社会,你是一个社会人,你需要社交与金钱。你也必须时刻寻找心灵家园,对人生做出反思,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们需要有品性、有爱好、有三观,来支撑着前行,因为我们是人,有情感、有寄托、有信仰。
《月亮与六便士》里有句作者没有直接说出来的话,译者徐淳刚把它备注了出来,有可能是《圣经.马太福音》里的一句“你们不要论断人,以免被他人论断”。页面底端小号字体显示的这句话,给我印象十分深刻。有的人沉浸在世俗社会,有的人沉迷于守护心灵家园,有人执着却也轴,有人随性却又显得懒散。万事无绝对的好坏,人无完人。我们莫要去论断人,以免自己被论断,我们只要做好自己。想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