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续加班的第二十个深夜,我还在案头敲键盘写报告时,一个早先的学妹给我发微信告诉我她失恋了。断断续续听她讲完,故事剧情可能有些老套。
这个学妹的一个学长突然之间不联系她了,莫名其妙的断了联系。学长是社团认识的,也说过喜欢她的话。但是在一起这么久了,从未一起吃过饭,也没一起看过电影。生从来不接学妹的电话,也很少回复信息。总是以忙着找工作为理由,不主动联系她。这种情况反反复复出现过几次,学妹给他讲了无数遍心里话,但男生觉得学妹矫情。学妹虽然很难过,在一起也算很久了,投入了真感情,但是一直觉得自己很委屈,怕自己继续陷入这段感情中。学业也很忙,总是提不起劲来。因此多次暗暗发狠再也不联系他了。看没有一次能做到。这次告诉我,大概是想让我做个见证,真的要放下来。用她自己的话, 是真的打算不再纠缠了。学妹最后和我说了一句话,感觉再也不会相信爱情了。
学妹比较努力刻苦,是典型的学霸,在校时也经常问一下学业上的事情。曾经去看过心理咨询,她一直怀疑自己是不是抑郁,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学妹学的是医学,因此大把时间投入到看书和做实验中。她不怎么打扮自己,并不花枝招展,单纯的像高中女生。
从男人的角度来看,这个学长很明显是想甩了学妹,又不好主动提出分手。所以这样拖着,冷着,让学妹自己受不了了,首先提出分手,然后自己好表现出一幅受伤的样子给外人看。说不定他身边的人还不知道学妹的存在。也许学妹只是他暧昧的对象之一。如今微信通信如此畅通,每个人的微信里都养着那样一个或者多个小秘密。曾经看过一句话,如果你爱她(他),就把微信密码告诉她(他)。微信给了人一个这样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了,双方聊的天南海北,天昏地暗,山盟海誓,但到了实际生活中,可能连碰面打招呼的勇气或意图都没有。说白了,在微信上传递些暧昧、温暖又不要钱,只是投入些时间和精力,就可以给自己带来极大的成就感、满足感和虚荣心,彷佛天下女生尽拜倒在自己脚下,后宫佳丽三千任由取之予之。当然,这套理论对女生也成立,甚至有过之,现在谁还不在微信里留着几个备胎。
从前些年开始,备胎一词流行。常常听说谁被当作了备胎,谁又把谁甩。好像一个女生如果没有个备胎,不能显示出自己是女神,不能衬托出自己多么受欢迎受众人喜欢。我想备胎之所以心甘情愿长期做备胎,一定是因为他女神是不是的撩拨、暗示,过一段时间就给点希望,然后再是长时间的失望。
最近我又换了个角度想备胎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想发展备胎。但是现在这个社会给的条件让人不得不多留几个备选。国家有各种各样的统计数字表明,中国的单身人群数量多么庞大,男女比例多么悬殊,光棍男多么的多,尤其是在上海,这个节奏感如此之快的城市。每个人都急于摆脱单身的现状。但是,每日的工作时间那么长,能接触到的范围除了同事、同学、朋友,很难有机会碰到那个真正让自己心动的人,或者说真正让自己满意的人。多年的高等教育交给了大家最优方案是很难达到的,大多时候人们选择了局部最优。既然不是全局最优,那为什么不在几个局部最优里挑一个呢。所以,每个人都给自己几个选项,考察一段时间,等哪天自己选择好了,下了决定,从其中选择一个。我想这应该是目前大多数人的恋爱路线。已经缺少了那种从一而终、持续长久的喜欢,没有人再愿意等待,等待爱情的出现或者爱情的回心转意。书里描写的那些坚守,我们的生活中很少很少。
这两天朋友圈里突然流行一句话,主要看气质。对于气质这个判断标准,我有两点疑问。第一,女神在从各个备胎中做选择时,真的是主要看气质吗?第二,气质这个东西,难道不是有了其他很多东西后有的吗,比如有了钱就可以打扮的好一点,就有了气质。手里拿着玛莎拉蒂的车钥匙,也挺有气质的。
其实今天我也失恋了。
早上她发来一条微信,说有男朋友了,恭喜她吧。
我,连恭喜都说不出口。
呆呆的坐在那里,一早上热泪盈眶却始终没让它流出来。
你给过我的那些糖确实很甜,
你给的那些暧昧确实很暖。
其实我也不算失恋。
毕竟双方还没有说破,充其量是单恋
或者备胎阶段。
所以呀,想到几天前学妹发来微信时我们聊的
自己也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