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大学》之(2)
文/吴文博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是《大学》开篇的一句话。学习型社会,重提“大学之道”很有现实意义。
这是因为,现代人的学习不是古代的“小学”而是古代的“大学”,不光是学习知识,学习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习处世,学会生存,意义更加广泛。
那么,作为成人之学的“大学之道”也就应当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甚或以后历代人需要明白的处世做人之道了。“道”是中国古代文献中一个很特别的概念,其含义如果汇集起来可以构成一本不薄的书。我以为,在《大学》里,“道”是指成人之学的根本宗旨,基本原则,套用我们常用的政治术语来说,就是大人、成人处世做人的出发点和根本点以及原则、方法等。显然,《大学》开篇的这几句话是在强调处世做人的三条原则,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我不太同意封建社会中尤其是宋儒理学家的附会和解释,他们总爱把“四书”经典与政治讽喻联系起来,硬要把《大学》开篇的这几句话说成是孔子讲给统治者听的。想想看,孔子一生做了什么样的官儿,他充其量才给诸侯做过短时间的司寇,在当时的社会里他一直是以一介平民的身份生活的,不同的是他开坛讲学,有宣传自己学问和思想的平台,自然教书育人,就会桃李满天下,世传弟子三千,其学问和思想传播也就很广了。想想看,在不知传媒为何物的古代社会,这样的群体是多么大的社会资源啊!但作为一个教师,他更多地是以严于律己的态度来树立自己师者的风范的,“克己”是他行为的重要写照,他并没有也不可能向统治者提出什么要求。当然,作为教师,他向他的学生提出处世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应该的,用现在的话说,这是德育的基本任务,应该具有普遍适用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说,“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每一个有所追求的君子起码应该努力做到的。懂得了这个前提,我们再来理解这三条原则,就容易得多了。
在《大学》里“明明德”至少有三层含义。一是“人之初,性本善”,即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具备了善性,也就是具备了正大光明的美好品德,这构成了儒家创始人在那个时候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二是作为一个积极入世的君子,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并且能够分辨得出什么是光明正大的德性,当然也能够分辨得出什么不是君子应该做的。三是作为积极入世的君子,还必须把自觉承担弘扬这种光明正大的德性当作自己的义务和使命。明白了这三点,就真正理解了这里的第一个“明”字。显而易见,第一个“明”可以理解为“明白”,也可以理解为“阐明”,前者是对自己内心而言在于理解和明白,后者是相对于自己而言不仅要内心明白还要能够向别人解释,都是正确的。第二个“明”字是光明正大的“明”。
“亲民”,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关键是这个“亲”字。不少人把“亲”当作“亲近”解,认为“亲民”就是亲近老百姓。这里有一个对前提如何把握的问题,即明确谁来“亲民”的问题,是统治者吗?这又回到了宋儒理学的注解里去了。当然,不能说没有这方面的意思。有,也只能是其中之一,这关乎君子对待老百姓的态度问题。大部分注解认为,“亲”读作xīn,用作使动用法“使……新”,“亲民”即是“使民新”。整句话解释开来就是积极入世的君子在“明明德”的基础上,要用光明正大的德性来感染人,引导人,教育人,让人民群众弃旧图新,不断进步。把两种理解综合起来看,“亲民”应该包含两层意义:一层是君子入世时对老百姓的态度,要积极亲近而不是高高在上,这一点似乎与儒家思想中的“礼贤下士”精神相一致;另一层是积极入世后的基本做法,要积极弘扬,努力宣传,不辱使命,用光明正大的德性感染人,引导人,教育人,让人民群众弃旧图新,不断进步,有了这样担当大义的义务和责任感,入世后就能够做到“知其不可而为之”。
“止于止善”是入世后要达到的奋斗目标,理想境界。不论是个人修养,还是社会治理,最终要达到善的极致,最完美的社会人生境界。有人认为,“止于止善”是达到道德上完美无缺的理想境界,这也不错。只是作为《大学》开篇提出的修己“三纲”,“止于止善”显然应该包含更多的内容,至少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对个人修为提出要求,二是对个人修为的社会作用提出目标,“止于止善”不仅是个人的,也应当是社会的。“止善”到底是什么样的理想境界呢?《大学》从三个方面给出答案。一是给出了一个榜样人物,这就是周文王,“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二是给出了五个字的具体要求,“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仁”、“敬”、“孝”、“慈”、“信”五个字包含了君子修身的全部内容,也是君子修身要达到的理想境界。三是引用《诗经》里的诗句,描绘出了一幅优美的君子图景,“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远远望去,那淇水崖岸的弯曲之处,绿竹葱葱郁郁,婀娜多姿。德才兼备的君子,既像经过切磋的象牙,又像经过琢磨的美玉。他态度庄重,仪表威严,他光明磊落,襟怀坦荡。多么美好啊!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者之中,“明明德”是修身克己,努力做好自己的事;“亲民”是影响他人,发挥社会影响作用;“止于至善”是理想目标,是要达到的社会人生理想境界。大概老夫子那时已经感受到了改造社会之难,于是他主要强调了有所追求的君子首先要重视个人修行,然后是影响和引导民众,最后才是一同达到理想境界。这种“垂世立教”的方式方法及其理想目标,无疑是一种最为明智科学的入世培训教材,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反复证明,其对于文人庶士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其一“进可以攻”。当社会环境有利于理想实现之时,“明明德、亲民”无疑能够树立起君子个人的形象,扩大个人的影响,取得民意的信任和支持,然后以“止于止善”为理想目标,引导人民,实现“兼济天下”的宏图伟愿。其二“退可以守”。当社会环境不利于理想实现之时,也就是社会处于战乱时期,人们只靠武力争夺天下,“明明德、亲民”起码能够使自己保持独立,洁身自好,即使不能“兼济天下”,却也能“独善其身”,好名垂世。其三“普遍适用”。既可以适用于个人,也可以适用于政治团体。《大学》的高明之处也在于此。想想看,一个生活在战乱年代的落魄文人,经常食不饱腹,累累若丧家之狗,遭人辱骂,怎么就成了大成至圣先师,他的思想怎么就统治了泱泱大中华几千年?孔子及其弟子实在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楷模啊!
细读《大学》,研究历史,对照现实,“大学之道”对于社会中的每一位“有所追求的君子”都是很有意义的。我们为何就要丢掉这么好的人生培训教材而到国外去拾人牙慧呢!《大学》的文字量不大,如果背诵下来,使之变成终生受用的格言警句那该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