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门槛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在1966年做的“无压力的屈从——登门槛技术”的现场实验中提出的。
它的实验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研究人员会随机登门拜访一组家庭主妇,请求她们帮一个小忙:在一个呼吁安全驾驶的请愿书上签名。这是社会公益事件,而且需要做的只是签个字而已。
于是除了少数人以“我很忙”为借口拒绝了这个要求之外,绝大部分家庭主妇都很乐意在请愿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接着两周后,弗里德曼又派出另一名研究人员,再次挨家挨户的去访问那些家庭主妇。
不过,这次的拜访对象,除了上次被要求签名的那些家庭主妇之外,又另外随机选取了一组与上一阶段试验毫不相关的人。
这一次,研究人员提出的要求是,请求那些家庭主妇把一块呼吁安全驾驶的大招牌立在她们各自院子的草坪上。
这个招牌又大又丑,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按照一般的经验,这个有点过分的要求,很可能被这些家庭主妇拒绝。
果然,在第二组(未参与第一阶段实验的)家庭主妇中,高达83%的人拒绝了这个要求。但是,在第一组家庭主妇(参与第一阶段实验并在当时的请愿书上签了字)中,只有45%的人拒绝了,远低于第一组。
对此,心理学家的解释是,人们都希望给别人留下前后一致的好印象,为了保证这种印象的一致性,人们有时会做一些理论上难以解释的行为。
例如,在弗里德曼的实验中,答应了第一个请求(在请愿书上签字)的家庭主妇为了保持自己“关心交通安全”的形象,才会进一步同意在自家院子里竖一块笨重难看的招牌。
所以“登门槛效应”是指:
一个人一旦接受了其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是想给他人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对方更高的要求。
当我们对别人提出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时,对方往往很难拒绝,否则会显得不近人情。而一旦接受了这个要求,就仿佛跨进了一道门槛,向他们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时,这个要求就和前一个要求构成了顺承关系,让这些人容易顺理成章的进一步接受。
“登门槛效应”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人际交往中,当我们要提出一个比较高的要求时,最好的方法是先提出一个小要求。
另外,我们自己在做事情的时候,也可以把一个大的、较难实现的目标分解成一些小的、容易实现的阶段性目标。
其实,我个人在看完这个效应时,是觉得有点不太好的,有一种得寸进尺的感觉,可能是我个人有点太敏感了吧。
还有一个与“登门槛效应”恰好相反的效应,这个效应叫“门面效应”也被称为“拆屋效应”,我记得这个效应算是比较出名的。
下一篇文章我会写它,这个效应还挺有趣的,其中有牵扯到我之前讲过的“沉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