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开胯?学会一招,轻松开胯进入太极之门,开胯最大的秘密

我们知道很多人讲究练武术要开胯, 究竟练传统武术的开胯和做体操、 练舞蹈、 柔术、 杂技, 的开胯有什么区别呢? 这个胯开到什么样的程度才叫开? 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一些练太极拳的人说,我开胯了, 我从什么时候开始开跨了, 这个开胯有没有一个定量的指标来衡量?或者一个定性的标准来衡量,怎么就叫开胯了? 是把这个动作做对了, 还说髋关节打开一定的幅度, 角度就开胯了? 究竟关节韧带是打开了1毫米还是1厘米就是开胯?髋关节大腿打开的角度, 这个是可以衡量的, 但是究竟开多大就叫开胯?开多少度才叫开胯, 恐怕是没有一个标准的,这个量化数据我想应该是没有人可以确定的。 不像生小孩儿开了一指两指有一个标准,但是对于我们练传统武术来讲, 这个数据并不能称为衡量的标准。 这里所讲的开胯特指传统武术的术语开胯,和一般的开胯锻炼不是一个概念。

不管从哪一个角度来讲,练舞蹈、 练杂技的跨关节都会比练传统武术的人开得好,开的大。她们是不是也是开胯? 如果他们都叫开胯的话,那理论上来讲它的技击能力要比练拳的人还要好。 开胯不是单纯指的物理的身体的形态, 还指神经系统的觉知层次。 能够对关节产生了觉知, 就是开胯。我们的胯都是开的, 没有人不开,不开活动就受限了,那就是有病了, 只不过是开的大小而已。

我们在练武术的时候说的这个开胯更多的是一种觉知,开胯就是从今天开始, 能觉知到这个跨关节了, 觉知到这个关节的转动开合了, 有感觉了, 就是从这一天开始就叫开胯了,实际的韧带打开了多少。韧带的拉伸的长度没有办法去衡量、 去测量, 但是从这一天开使韧带拉伸不一定有什么改变,但是从这一天开始产生了觉知,产生了感觉, 对这个韧带拉伸有了感觉, 关节儿的相对的运动有了觉知, 这一天就是开胯。所以说我们讲的开胯, 不是实际的身体的物理形式的开胯, 而是神经系统的觉知, 开胯和觉知的关系恐怕和大多数的人的认知是不一致的。至少我还没有见到谁把觉知来作为开胯的一个标准。开胯本身和懂劲就是密切联系的,懂劲必须觉知,没有觉知力就永远不会懂劲,同时有了觉知动作自然就能做对。很多外形的动作,原来做这样的动作做不好,做不正确,有了觉知后 自然就能做到了,能够圆裆,能跨走圆弧不夹裆了。

正常人来讲,不管胯哪一个关节, 一定都是开的,只不是开它幅度的问题, 幅度大、 幅度小, 都是能正常生活, 都是正常的。 在这个正常的情况下, 一旦产生了觉知,就可以指挥这些个关节儿, 这些骨骼、 肌肉去做运动, 来保持这份觉知, 或者说产生这份觉知, 我做什么运动会产生什么样的感觉, 这个时候才叫开胯, 就是懂劲了, 知道我怎样做才能够腰跨合住,把这个力量合住。形正则气自顺,力量才能传递。这个关节产生了感觉, 我知道怎么样做, 这个感觉是什么样的,不是单纯的物理形态。

但是我们要想找到这种感呢, 是需要通过物理形态的, 比如说一些个拉筋的动作,压腿的动作, 各种辅助的动作来使我们找到这种感觉。 但是这种感觉的产生的核心不是物理形态的改变, 而是神经系统的改变。 要去对它保持觉知, 并不是单纯的压大腿就一定能开胯,必须对他保持觉知,注意力要放在关节上,要不断增强觉知了才能够开胯。这是我们很多人忽略的开胯的核心, 也就是说进步特别慢的, 就是没有在我们做这些个拉伸动作的时候, 对于我们的关节儿去保持觉知, 精神没放在上面。

开胯对于我们来讲它只是一种感觉,我们有了这种感觉了, 我们就叫开胯了, 如果能做到圆档,但是没有这种内在的感觉, 就只是外形的模仿。如果我们有了这种感觉是从我们内在的出来的东西, 就不是模仿。 因为我们有觉知了,什么样的动作, 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 自我能控制,自己就知道对和错。一旦了我们有了这份觉知之后,开胯的方法就可以自己去创造。

我们经常说走路就是在练习开胯, 为什么别人走路是不是开胯? 我们走路就是开胯?里面的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我们有了这份觉知, 走路才能变成开胯。

如果我们不保持这份觉知, 走路就是走路, 我们有了这份觉知, 这份注意力放在我们的关节上, 我们每一个动作、每迈一步,我们都去觉知关节儿的感受, 这个时候我们的走路就是开胯, 当然我们会特意的会把我们的动作做一些稍微的改变,可以更有利于我们的关节之间的相对运动,使关节越来越活,我们会多多少少的加入一些东西,既是平常走路一样,也是开胯, 又加入了1点儿不一样的东西,使我们的走路和别人走路不一样。加入这一点就是使我们跨关节更容易打开, 效果会更好。 同理, 我们做别的运动也是一个道理,我们走路可以开胯, 我们打坐一样也可以开胯,我们有觉知了, 他就能太胯, 我们没有觉知, 比如说不打拳的人, 那禅修的人只是打坐, 他的胯也同样是开的, 但是它的开不叫传统武术的开胯, 因为我们如果没保持这份觉知不能叫做开胯。

开胯一定是两个层面,1、身体的物理结构, 韧带拉开了, 拉伸了, 关节灵活了。

2,必须保持觉知, 这是我们练拳所讲的开胯, 这两个层面是没有止境的,觉知是没有止境的, 我们会越来越敏感, 体会会越来越深。一个是觉知,一个是身体上的韧带的拉伸、筋的拉伸, 这个也是没有止境的, 我们的韧带可以拉成1毫米、2毫米、3毫米、4毫米,每多一点,我们的胯就多开了1点,我们所能够做的动作就会越多。 有些动作如果没有这个身体上的打开的话, 我们会很难做下去, 但是一旦我们的身体上打开了之后,我们可以很轻松的做下去。

就像就像是杂技的演员一样,我们看的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动作, 人家可以完成, 但是他没有精神上面的神经系统上面的觉知的话相配合, 它就不叫拳上的开胯, 只有精神上、 神经上面的配合, 才能够把这种开胯转化成我们练拳的力量, 才能转化成我们练拳所讲的要领,比如松沉,以裆运手,这都是靠的是觉知, 靠着我们的这份神经系统的感知的敏锐来产生的。

所以说开胯最大的秘密是觉知, 不是各种开胯的技巧和方法, 一旦有了觉知,我们的各种技巧和方法都可以抛弃, 又都可以拿来。

我们感觉这个动作能动到我们的关节, 或者说更有效的动到关节, 我们就可以随意的去创造, 是先有觉知后创造。 但是我们练拳呢, 刚开始的时候是反过来的,就是因果倒置了, 我们通过师傅教的方法, 来锻炼我们的关节,就会更快的去产生这个觉知, 它是相辅相成的, 这关节不动, 我们没有觉知, 只有关节动起来之后,才更容易的产生这个觉知。

我们经常拉这个筋, 这个筋才会有觉知, 才会有感觉, 我们一拉它就疼了,不拉它是没有感觉的。要先让它产生感觉, 产生了这个感觉, 它并不是开胯, 只是一个单纯的拉伸所产生了痛的感觉。开胯的感觉, 不是痛、 麻、 胀、 痒这种感觉,不是说我们拉伸产生的痛的感觉, 是我们感觉到我们的这个关节儿活了, 会动了的感觉。  而是我们感觉这个关节儿活了。 我们能够指挥这个关节去运动了,这个叫开。

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核心,先从感觉上入手,在做各种运动、 各种开胯技巧的时候, 都不能忘了觉知, 把注意力放在关节上, 即使说当时没有感觉, 我们也要把注意力放在上面。 这是我们练习开胯最大的秘诀, 就是把注意力放在胯的关节上, 我们的注意力放在哪里, 哪里就会得到滋养, 气血就会往哪里走, 它就会更快地产生觉知。 抓住这个秘诀, 会很快的就会开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