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你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爱情,你完全想象不到我和查理之间是如何不顾一切地相爱着,为了这份无比珍贵的爱情,我们会毫不犹豫地做出任何牺牲。”-摘自《面纱》
这番话是《面纱》主人公吉蒂,在丈夫沃尔特得知她出轨时,说出的一番话,在吉蒂看来,查理是个完美的男人,一定会和她结婚,并给予她幸福的。
可是事实却是如此打脸,当吉蒂告知查理,自己要和丈夫离婚,和他生活在一起时,查理却拒绝了,查理离不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而且也不愿意伤害他们,得知查理的想法后,吉蒂很失望,丈夫沃尔特会怎么想呢?吉蒂这时才认识到自己的想法太天真!
《面纱》是毛姆依据一段在中国的经历创作而成的,故事的发生地在香港和爆发瘟疫的湄潭府,爱美又虚荣的吉蒂随着年龄的增长,害怕自己嫁不出去,于是匆匆嫁给了爱她,而她不爱的医学博士沃尔特,然后随丈夫来到香港,当两人的感情出现危机之时,沃尔特建议吉蒂和他一起去瘟疫发生地湄潭府。
吉蒂一点都不爱自己的丈夫,她认为沃尔特木讷,不帅气,不爱说话,不会说甜言蜜语哄她开心……吉蒂眼中的沃尔特没有一丝优点,可是,刚结婚时,沃尔特是无微不至地照顾她,给她买小礼物哄她开心,她觉得麻烦的事情,丈夫总会帮她处理好……
吉蒂受不了丈夫的古板,然后爱上了查理,查理又帅又高大,而且会说很多的甜言蜜语,和查理在一起,吉蒂感觉像生活在蜜罐里一样,甚至有时候,吉蒂会想入非非,如果和查理能够生活在一起,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吉蒂一直戴着面纱看沃尔特,因为不爱,所以生活在吉蒂的眼中枯燥无味,平淡无奇,什么事情都激不起一丝波澜,吉蒂渴望激情,渴望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直到遇到查理。
同样的,吉蒂看查理时,也戴着面具,她被查理的幽默风趣、甜言蜜语所遮蔽,看不清楚查理的真面目,是不是真心爱她?是不是可以托付终身?是不是可以长相厮守?
直到查理严词拒绝了吉蒂的要求,吉蒂才发觉,原来查理并不是真正的爱她,查理只是贪恋她的美貌,利用她而已。
撕去一层面纱的吉蒂看清了查理,还没有看清自己的丈夫,于是决定和丈夫去往瘟疫发生地湄潭府。
身处瘟疫发生地,两人都充满恐惧,可是沃尔特医生依然坚持为患者服务,甚至彻夜不眠,吉蒂也时时刻刻处于恐惧之中,害怕被传染上瘟疫。
修道院的参观,让吉蒂又撕掉了一层面纱,她向来看不起的丈夫,成了修女们和海关官员韦丁顿夸赞的人,他不顾自己被传染的风险去治疗患者;他对待那些孤儿,像对待亲人一样的亲切……沃尔特的形象在吉蒂的眼中一点点高大起来,这才是沃尔特的真面目,这个可爱的男人,虽不善言辞、离群索居、不善交际,可是却有极强的责任心和爱心,他可以不顾安危地救助病人;可以为了研究减轻疫情的方法彻夜不眠;得知吉蒂怀孕,而沃尔特可能不是孩子的父亲,他还是劝阻吉蒂离开这里,避免疫情的传染……
沃尔特终于还是染上了瘟疫,他留在了湄潭府,吉蒂终于自由了,她想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可以说,撕去层层面纱的吉蒂,终于认识到,以前的自己是多么无知和贪婪,多么自负和骄傲,现在,她只想和父亲好好地生活在一起,和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一起。
《面纱》被称为毛姆“人性三部曲”中的女性精神觉醒之作,呈现了一个女性是如何觉醒和成长的,是一本值得反复回味的好书。
其实仔细一想,毛姆的《面纱》恰恰印证了中国的一句成语“先入为主”,简而言之,就是先获得的印象会在头脑中占有主导地位,以后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
我们对于陌生人或者不熟悉的人,经常容易通过第一印象对人下判断, 然后用种种迹象来印证自己的判断,宁可错了也不承认,这不就是戴了一层面纱看人吗?戴着面纱看不清真相,就像《面纱》中的吉蒂,直到撕掉一层层面纱,她才看清楚了丈夫,看清了自己的生活,看清了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