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发文,尖锐地批评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效果很差。他说:“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是对于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十年的时间,两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从吕叔湘先生提出语文教学“少慢差费”到现在快40年了。40年来,虽然我们搞过多次改革,提过许多新说,推广过一些教法,目前连多媒体都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了,但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似乎并没有提高多少,甚至可以说原地踏步!面对语文教学的这种尴尬处境,许多语文教师、语文教研工作者,乃至社会上的一些语文人士也鼓过呼过,可从实际效果看,好像并没有使语文教学改变多少。那么,语文教学的病根究竟在哪里?
2017版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整本书阅读的提倡和要求可以说对此问题做出了极富启示性的回答。此次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与以往的课标最显著的不同是将“课程内容”设计为18项学习任务群,其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阶段 。设置本任务群的宗旨课标表述为:“引导学生通过整本书阅读,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了有效地贯彻这一宗旨,课标在本任务群的“学习目标”部分对整本书阅读的基本方法作了点拨;在“教学提示”部分对整本书阅读的选择、课时安排和教学方法等又作了详尽的说明。不仅如此,课标还在“课程内容”的“学习要求”部分,对整本书阅读再次提出了具体要求:“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多媒介获取信息,提高文化品位,提高阅读与表达能力”, “必修阶段各类文本的阅读量不低于150万字” “选择性必修阶段各类文本的阅读总量不低于150万字” 。综观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对整本书阅读的表述,反观我们以往的教学方式,笔者以为,语文教学的病根就在于不引导、不组织学生读整本的书,不引导、不组织学生大量地读整本的书。而造成这一病根的直接原因是语文教师,造成这一病根的根本原因是语文教材。
语文教学从单独设科直到现在,我们所使用的教材一直是单篇短章式的文选型教材,这种教材虽便于班级授课制下的教师教学、便于教师、学校及相关政府部门的考查,但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不利于阅读兴趣的培养、不利于阅读习惯的养成、不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种单篇短章式的文选型教材从编辑体例上看,和现在出版的各种各样的期刊杂志完全类似,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学生读教材,实际上和人们平时读期刊杂志没有什么两样。阅读期刊杂志可以带给学生一时的兴奋,但从学生对各类诗文的把握上看,就如同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一样,非常肤浅;至于阅读教学中阅读兴趣的培育,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能力的培养,语文素养的提升,恐怕更是缥缈难觅。
对此,早在70多年前,叶圣陶先生就批评过。他说:“现在的精读教材全是单篇短章,各体各派,应有尽有。从好的方面说,可以使学生对于各种文体都窥见一斑,都尝到一点味道。但是从坏的方面说,将会使学生眼花撩乱,心志不专,仿佛走进热闹的都市,看见许多东西,可是一样也没有看清楚。现在的国文教学,成绩不能算好,一部分的原因,大概就在选读单篇短章,没有收到好的方面的效果,却受到了坏的方面的影响。”
有什么样的语文教材就有什么样的语文教师,这一点,我国三千多年的语文教学的历史就是最好的答案。语文单独设科以前,语文教学使用的教材基本上是整本书,可分两种情况:蒙学阶段唐宋以前以《苍颉篇》《爰历篇》《博学篇》《急就篇》《凡将篇》《劝学篇》等书为主,唐宋以来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诗》、《千家诗》、《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书为主;年龄稍长则以“五经”“四书”《文选》《唐诗三百首》等书为主。语文单独设科以后,我们使用的教材渐渐统一为单篇短章式的文选型教材,对此,大家有目共睹,无需赘言。
用整本书做教材,教师的作用就是督促读背、检查讨论、示范引领、方法点拨;用单篇短章做教材,教师的作用就是分析讲解、布置作业、编印试题、公布成绩。前者是传统语文教师的做法,后者是现代语文教师的做法。前者重在学生的学,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教师是“导师”;后者重在教师的讲,明显不合语文学习的规律,教师是“讲师”。
教材编写不合语文学习的规律,教师教学惯性地依赖教材,不能越雷池一步,是近四十年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根本症结(其实也是百年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根本症结)。
因此,语文教学要提高效率,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改变目前流行的、以单篇短章式的文选型教材阅读占统治地位的教材编写模式,借鉴传统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大力提倡整本书阅读,并将整本书阅读摆在语文教学的头等位置。如此,语文教学的效率才有可能提高,40年前吕叔湘先生指出的“少慢差费”的现象才有可能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