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学生多参与实践,看到社会的美好,有更好的期待和人生追求,就教育的潜移默化式润泽育人功能。
今天阅读齐崇老师的教育叙事——《齐崇:我们的美好关乎世界的未来》。
学生的经历值得纪念,回顾。我们经常在故事中接受教育,在经历中不断成长。
“让学生的内心充满阳光,面对困境能保持自信,把学到的东西变成终身发展的能力,这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的教育。”所以唯有尽其所能,为学生成长助力,做份内的事情,经由每一次体验,把过程记录下来,增加这一生的厚度。
这篇文章是2019年的事情,当时齐老师已经参加公益活动7年的时间,第一次记录是新年前十天的时间组织学生义卖春联,捐给福利院的孩子们。
会有一些人误解,齐老师虽然没有解释自己的解决方式,作为读者能感受到事情总会有多种解释,当然我们看到的是积极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会得到提升,包括主动向陌生人说话的经历,因为我们从小被教育过,“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所以这一个挑战教育信条的尝试是一个突破的过程,当然从齐老师是任教初中的阶段来看,学生大概是十几岁的少年。有自己的初步判断,同时有使命感在身,所以会投入更多的热情。
我想到了站位不同,可能理解就会不一样的经历。
我的这个元宵节是让孩子体验了一把卖灯笼的经历。因为没有社会责任,想要为他人做一些什么,或者是实现了一些更利他的动机,所以践行起来就没有那么感人。
感动自己的是大年初四的时候,我们去西交大对面公园的时候发现里面的摊位上有买新材料的灯笼,很漂亮。孩子也喜欢,想要买一盏。我就说那我们回家的时候不好携带,等回去的时候再买吧。
说服了孩子之后,在路上我就想了,如果是手工作品的话,孩子动手做也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就在网上定制了十个,想来如果能分享 也好,或者能够卖出去的话让孩子感受一下和人沟通的能力也是好的。
就把想法和她说了,当然也有一句话就是这卖出去的钱可以自己支配,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当然前提是卖出去了之后才有的支配。 不能预知的。所以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都是她心心念看到自己手工成品的时间。
正月十一晚上我没有自习课,我们就出去赚了一圈,一方面降温明显,外面的人也少,看到路上的人还没有一排庙会摊位上卖家多。
当然这些想要买东西的力量,都是因为家里的宝贝还没有出名的原因,我们发现了外面根本就没有我们这种类项的,所以我们的优势就是“人无我有。”
当然也是因为不是时节的原因,没有到元宵节的当口,所以大家也是给买给孩子的,大冷天没有人出门,自然会减少机会。
第二次去转,是正月十三,人多了一些,还是没有见到和我们一样的灯笼,沿着广场走了两圈,发现还是不够乐观,没有找到任何一个潜在客户。基本上要希望落空了。一年级马上要开学了,我们还没有开张一单,是有些落寞。
正月十五那一天,我们到一个商场门口去碰运气。一个多小时转悠之后,还是没有发现机会。在台阶旁边还是遇到了一个小妹妹的爸爸来问,我就跟他们解释了我这些灯笼的来历,是安全材质,小朋友也能手工完成的作品体验。孩子有样学样也讲了一遍,到第二个小朋友的时候,她就能说上几句,这个是学习到的表达机会。
复盘再想的话,一方面是对接商家的时候,是我在网上买的,孩子没有体验过选品,同时我们的规模不大,没有任何压力,成本也是我出的,如果能卖出去就是降低我的进价成本,当然是理想的模式。我还安慰过自己,如果没有卖出去,至少孩子是体验过如何拼装,如何能卖出去,识别哪些人可能会关心,当然这中间我们在转悠的时候,我的内心是一直没有底的,看到花里胡哨的品类繁多的品种自己介绍起来也没有经验,就是凭热情和好奇心。
孩子体验过这一次之后,触动是什么我还没有复盘过,也是因为功课没有做足,后续的工作没有做到位,所以会有生活的经历和遗憾。
多参与生活,从经历中学到的内容把我们读过的道理,都给照亮了。有公益的使命和价值感在召唤,学生的体验自然是深度参与,感受充实而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