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起源
大班的孩子即将迈入小学的大门,小朋友们对小学生活充满了向往,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听到小朋友说:老师,我要去上小学啦!这个陌生又充满新鲜感的地方,对大班的小朋友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小学”成了他们最关心最感兴趣的话题。小学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带着孩子们的疑问,我们展开了关于小学的探索……
课程实施
一、走进小学
1、谈话——我心中的小学
空闲时间,孩子们经常聚在一起讨论上小学的事情,原来他们对上小学有许多好奇呢。孩子们在讨论什么呢?一起来听听吧。
师:马上要上小学了,你们有喜欢的小学吗?
幼:我想去北京实验二小
幼:我想去高新区第二实验小学
幼:我最喜欢青岛实验小学,操场又大又漂亮。
2.画一画我心中的小学
每个孩子们心中都幻想着小学的模样,对未来小学的的生活充满期待:“小学的操场一定和教室一样大吧!”“我超级喜欢隔壁小学的巨大操场,可以自由奔跑。”那小学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孩子们通过画笔画出心目中的小学!
对于小学孩子们有无限的猜想,她们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的美丽校园,高大的教学楼,宽广的操场,庄严的升旗台.....五彩斑斓的画面充分展现了孩子们对小学生活的美好向往和期盼。
3.社会--参观小学
为了激发幼儿对小学的向往,我们特地举办了参观小学的活动,让幼儿实地参观小学,亲身感受小学的氛围,体验小学生活。大班的孩子们对自己即将步入学习的地方—“小学”即陌生又好奇,参观美丽的校园,还有教室、操场、餐厅,孩子们个个都感慨万分。
通过参观小学的活动,让孩子们全面的感受小学的学习氛围,更激发了孩子们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和想做小学生的愿望!
4.搭建--我心中的小学
对于小学校园的模样,每个孩子的心中都各有不同,画完心中的小学,我们把它变成一座看得见的小学吧!小朋友们开始运用积木在建构区搭建他们心目中的小学。
在搭建作品的过程中,不仅展示了小朋友心中对小学生活的想象,更加激发了孩子们对小学校园的憧憬和期待,为不久的小学生活奠定愉快的基础。
5.幼小衔接。
为了让小朋友们更好的了解小学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特意邀请了小学老师和小学的小朋友们来到了幼儿园,为我们的小朋友们进行了介绍,让小朋友们对小学有了更多的了解。
面对孩子们的担心和好奇,为了让幼儿更了解小学的生活,我们特意安排了小学生与幼儿面对面互动环节,宝贝们特别兴奋,有许多问题要问,从学习方面、从生活方面、人际交往方面问了许多问题,面对幼儿园弟弟妹妹的提问,小学生们一一解答。短暂的互动,消除了幼儿的担心,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对小学有了初步的了解。
二、我为小学做准备
1.我会写名字
小朋友们对自己的名字有着无限的想象,名字的每一个元素都有其重要的意义。比如:在中国,我们名字的第一个字是我们的姓氏,后面的字代表家人对我们的期望和祝福。瞧,我们班的小朋友发挥想象力,利用画笔创作了一幅别样的名字作品--姓名牌。
通过设计姓名牌的活动,孩子们深刻的理解了自己姓名的含义和祝福,学会大胆想象和设计姓名牌的方法。
2.学做小学生
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之一,上了小学我们也带红领巾吗?为了满足大家的愿望,创设一定的情景并充分发挥家园合作的力量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些红领巾,让孩子们在入小学之前,充分地了解红领巾的功能和作用。快来看看我们戴上红领巾的样子吧!
我们可以怎样模拟小学生的日常生活?
幼:我们可以准备小学的校服。
幼:我们要准备黑板。
幼:我们还可以模仿课间十分钟。
幼:我们还可以制作小学的课程表。
幼:准备作业本写作业。
幼:带好红领巾。
幼:坐在桌椅上上课。
幼:我们可以一个人当老师来上课。
课程总结
《指南》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习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进入小学前,我们就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在活动中,孩子们学到了很多经验,对小学不再焦虑,对小学充满了期待。孩子们感受、了解了小学生的一日生活、学习环境,增强了入小学的愿望,体验着幼儿园生活的快乐以及用各种形式表达了对幼儿园的留恋和对小学的向往,在他们的心中留下了那难忘的一页。同时,也帮助孩子们向往上小学,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小学生活,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学习习惯,真正适应小学生活。愿每一位大班的小朋友都能做好充分的准备,拥抱即将开始的小学生活,续写成长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