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往往无法清晰地认识自己,这也是本性难移的原因之一。
为了更好地认识自己,需要找到一个“镜子”。但人们往往感慨,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能遇到自己的魏征,遇到了也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个度量去接受。
今天看到一句话,“你认为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你就是什么样子。”我深有感触。
自己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自己眼中的别人是什么样子,自己就是什么样子。因为认识这个世界的那个性格框架,就是自己。自己对身边世界的看法,就是自己的镜子。
这一点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更为明显,因为除了上述情况外,孩子的性格本身就是模仿着周围的人构造的,而父母是孩子模仿最多的。所以很多人说孩子就是自己的镜子。
所以,到处都是镜子,并不难找。认识到这一点,以后在自己忍不住评价他人,评价这个世界的时候,可以反观一下自己,帮助自己认识自己。需要特别注意让自己产生强烈情绪的镜子,那一定是照出了自己内心与自我主体不和解的部分,尝试接纳他。接纳了自己,就是接纳了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