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入寒假,就感觉自己是最幸福的人——因为又可以做主宰自己时间的主人了:一是每天睡到自然醒,二是可以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三是可以用足够多的时间来发呆。看似“慵懒”的生活背后,其实也是有规划的“懒散”的。
我的寒假生活内容板块明晰,就分“上午”“下午”“晚上”三个时间段。上午宅家“自由安排”:睡到自然醒(一般7—8点会醒来),一醒来就会习惯性地拿起手机翻看新闻、朋友圈和订阅号的新文章。大概半个小时后,起床弄点简易早餐,然后打开电脑一边学习2.0,一边阅读闲书。因为年末了,下午的安排一般是出门会友,几个朋友相约散步、喝茶,聊聊家常。晚上回到家,继续在电脑上学习2.0,但同时也打开手机追追剧。如果没有合适的剧看,就继续翻会儿闲书。
NO.1“卷入”倒逼
今天是正式起假的第四天,回顾这几天的生活,我过得既忙碌又有收获,每天都在零散的学习中和琐碎的家务中度过。
1.倒逼自己三天之内学完2.0
假期第二天,我开始参加2.0线上课程培训。对于这个2.0线上培训,我是有为难情绪的,因为每个章节有10多个小节,每个小节里面又有1-4个视频不等,每个视频短则几分钟,长则40多分钟,其中20-30分钟的视频居多。学第一章节感觉比较快,可是到了第二个章节,内容多、学时长,我简直学不动。周二上午,得知欧姐姐已经把2.0学完了,突然觉得身边这个榜样给了我无限力量,瞬间立下了必须用三天时间学完的目标。截止昨天下午4点,我已经学习结束了2.0的线上培训,算是按计划完成了既定目标。在最后一节颜色由橙黄变成绿色的那一刹那,内心开心激动无比,马上向身边的朋友奔走相告“我也完成了2.0的学习了”,哈哈哈!有时候,逼自己一把,是可以达成满意的效果的。
2.倒逼自己坚持有质量的碎片化阅读
用好晨读这个碎片化阅读时间,是我假期的计划安排内容之一。近三天以来,我的阅读主题主要聚焦于“具身学习”“即将出台的新课标”“评价学生的维度”这三个主题。呵呵,一看这些主题都离不开教育领域。
什么是“具身学习”?我从周建军老师的文章《学校要福祉孩子,首先要让老师“具身学习”如何成为完整的人》中摘录:“卡罗琳·克拉克提出,‘具身学习’是一种无意识学习,当身体受到刺激后,由感知觉体验引发个体心理和情感水平的变化,并通过身体对这种变化做出反应。这中间有三个过程在共同影响:第一是物理过程,也是情境的影响。外界环境对人体器官的刺激过程,如温度、色彩、气味等物理刺激;第二是生理过程,也是身体的影响。神经系统的激活,神经冲动形式的信息传导与经验模拟;第三是心理过程,也是心智的影响,包括感知、记忆、思维等形式的认知过程,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体验的情绪过程,以及有意识地克服各种困难以达到特定目标的意志过程。”这让我想到在“双减”背景之下,学校开展的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强调从生活出发,以身心感知为出发点,透过身体来学习,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实践证明,身体学会的,谁也拿不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中,要积极为师生建立一个宽广的生命基础,透过引导和探索,建立身心的均感状态。从而将身体和心智作为一个整体,把“身体参与”置于学习活动的核心位置,利用身体、通过身体、彰显身体,注重身体的感知、运动、技能、体验、表达和经验,进而实现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
对于即将出台的新课标这个话题,是新时代“双减”背景下的新生产物。我在一个多月前浏览过电子版的,由于图片模糊,基本是用“猜读”与“跳读”相结合结束了浏览,没有太多自己的归纳与梳理。昨天一看到张卓玉老师的《把握即将出台的新课标,关键在理解四大核心概念》这个题目,就迫不及待地打开。张老师在文中从“大观念”“大任务”“真实性”“实践性”四大核心概念谈新课标的关键内容和价值追求。“大观念”的核心是关注碎片、零散知识背后的结构、联系、规律。现在的教学太碎片化,太零散化了,要通过零散的知识来看背后的结构、联系和规律。“大任务”是大观念的承载体,所谓大任务就是将学习内容统整在一件事,一个问题,一项任务中。大任务要求在完成任务中学习,做中学,其学习结果可视化、共享化。比如我们做的大单元教学,以后初中的教学改革也会是走向大单元、大任务、大观念的路子。“真实性”是指增加学习内容与学习过程的情境性,建立真实生活与学科知识的连接,真实面对,真实思考,真实解决问题。“实践性”是指根据任务需要而确定学习方式,增加实践活动,提高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水平(量现,支架,评价),改进命题理念,怎么学就怎么考。这样一看,新课标的出台,意味着能够实现改变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的愿景。当然,新课标的出台,也是“双减”的治本之策。
在阅读“学生评价维度”这一主题文章中,我最大的收获是“对学生行为成长”这一理念的强化。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人的发展,一定不会局限在学习成绩的高低,也不会囿于谁更聪明。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抓住学生的个性特征,引导他们正向积极的生长,这才是教育更重要的功能。回顾我们学校针对一二年级孩子做的综合素养测评,我们以“我是天府人”为主题,采用童趣大闯关的测评方式,学科与学科融合,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动力,让学生在交流、操作、表演等活动中感受学习乐趣,汇报学习成果。这样的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的“具身学习”,在孩子的记忆中抹上了永恒的一笔。
NO.2“沉浸”共情
除了醒来后的碎片化阅读外,整本书阅读也是我假期计划的一部分。这几天,我持续阅读美国作家的《共情的力量》这本书。这本书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倾力合作、美国心理学会(APA)推荐必读的一本与心理学有关的书籍。阅读这本书的缘分,来自于一个朋友的推荐。当我一接收到朋友的推荐,就被书名吸引了,于是立即在当当网上下单购买。
因为临近期末忙碌时期,这本书的启封时间是在昨天。什么是“共情”呢?就是那种能看透别人内心和灵魂、知道他们想法、感受他们的情绪的能力。本身共情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但往往我们的共情能力很弱,即便有较强的共情能力,也不能正确做到表达共情。尤其是我们做教育教学这个领域的人,假如你能具备了较强的共情能力,并能正确表达共情,你一定是一个幸福的教育工作者。
至于共情能力的强弱,这是可视化的,我们在生活工作中的共处,彼此就会有明确的判断。但对于如何正确表达共情,这是比较专业的知识。学习表达共情,就是把你的想法和感受转化为能够直击他人内心和灵魂的言语。今天我阅读的内容是“表达共情的7个关键步骤”,原来,表达共情是有指南的:
第1步:使用开放式问题
第2步:放缓节奏
第3步:不要匆忙做出评判
第4步:关注你的身体感受
第5步:向过去学习
第6步:让故事充分展开
第7步:设定边界
仅从这7个步骤的标题来看,运用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是再好不过的了。比如,当我们在处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时,老师与学生沟通经常会无意识运用封闭性问题,诸如“你真的以为你没有做错吗?”“你的表现总是让人不解”等类似问题。这些问题里面自带“是”与“否”的答案,像这样的沟通,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反而会进一步激化学生及家长的情绪,使矛盾进一步升级。如果能够采用开放式问题处理学生间的矛盾,比如“你能告诉我你的感受是什么吗?”,老师就会从孩子那里了解到更多的事实,从而促进沟通的有效性,孩子也会更亲近与老师的交流。这相当于先交出控制权,允许学生把你引领到你想要或者你希望去的地方,而不是你努力把彼此之间的沟通带到一个指定的方向上。这样的开放式问题交流,就能帮我们看到无限的可能。
无论是“卷入”还是“沉浸”,都是一种幸惬意的生活体验。假期刚开始,希望继续保持这份执着,把快乐织成白云,遮住忧愁的眼神;把轻松编成微风,吹走烦恼的心声;把悠闲化成绿叶,见证开心的情结。祝大家假期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