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朱治国同志被追授“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称号,他的事迹被广泛学习讨论。朱治国同志始终坚守初心、牢记使命,恪尽职守、忘我工作,是新时代组工干部的楷模、各级领导干部的榜样。广大干部要以朱治国同志为标杆,见贤思齐、奋勇争先,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实际行动,推动各项工作在新时代新征程取得更大成就,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执奋斗之“楫”,鼓足“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干劲,争做坚定理想信念的实干家。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朱治国信奉“少说‘干不了’,多想‘怎么干’。”凡是他干的工作,是上上下下都放心、方方面面都满意的。基层干部学历教育、薪资报酬是朱治国心心念念的大事。他说,“乡村振兴,基层班子的力量是最重要的”。对此,朱治国凭着“再难也要把事情办好”的拼劲和闯劲下,逐一攻克了各项难题。他带领同事在寒冬缺氧季来回奔波听心声,亲历基层干部腿跑断、嘴磨破,却付出多、收入少、保障不足的实情,就开始加班加点地为基层干部去跑腿、磨嘴,最终成功推行青海省村干部报酬调整方案。实实在在的回报让村干部们更有干劲带领群众脱贫攻坚、振兴乡村,这是朱治国的“无形之治”绽放出绚丽光芒。广大干部应当以朱治国为镜,把为民之心融入日常工作和点滴行动中,把汲取到的精神力量化作一往无前的品格担当,主动将小我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中。
扬斗争之“帆”,提振“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精神,争做丹心报国的奉献者。国家、国家,有“国”也有“家”。正如朱治国的爱既有家国情怀的大爱,也有家庭温馨的小爱。他的爱浓烈而细水长流,对党和国家热爱,与妻子相爱,对家人关爱。他虽然把时间的天平向工作倾斜很多,却也是一有空就尽力照顾家人,家人支持他、理解他,良好的家风、和谐的家庭可能也是他在工作中能够尽情拼搏的底气和后盾。他一生为党的组工事业勤勉奋斗,出去调研前一天夜里十点到,第二天上午座谈,中午的飞机又立刻飞回岗位,忙得脚不沾地;高寒缺氧,他看望完抗灾一线的党员干部职工,又马不停蹄地回到房间连夜起草灾情考察报告;工作以来,他的办公室被同事们视作“长明灯”,只要看着那盏灯亮着,心里就说不出的踏实。岁月催生华发,却消磨不了殷殷之情,拳拳之心,在这个没有战火和硝烟的年代,朱治国同志却用十年如一日的赤诚之心和实干奉献的精神担当谱写了一名组工干部的生命壮曲,和平年代没有烽火狼烟,也不需要冲锋陷阵,但是看不见的硝烟仍然弥漫在我们周围。广大干部应当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永不停滞的前进姿态,心系“国家事”,肩抗“国家责”,在新征程中披荆斩棘、砥砺前行,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奋斗篇章。
掌信仰之“舵”,守住“心如碧空悬明镜”的底线,争做两袖清风的领路人。朱治国同志参加工作20多年,始终保持着廉洁干净。他对自己的亲友要求严格,没让他们跟着自己“沾一点点光”,为了给罹癌的妻子看病,甚至卖掉了家里的新房。对部里的干部既严格要求又体现关心,对于溜须拍马、不务正道的人则坚决抵制。广大干部要向朱治国同志学习,时刻牢记权力来自人民,始终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要坚决在政治上讲忠诚、在组织上讲服从、在行动上讲纪律,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经得住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