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试中,面试官一定会问到求职者参与的具体项目,如果求职者回答得不得要领,面试官就会顺着他的问题一直追问下去,“这个项目是怎么回事?”“你在项目中的角色是什么?”“项目结果是什么?”一连串问题问下来,往往弄得求职者很被动。
其实,求职者想避免这种被动,清清楚楚向面试官介绍清楚自己的项目经验,只需要掌握STAR原则就好了。
STAR法则是Situation(背景)、Task(目标)、Action(行动)、Result(结果)的缩写,具体含义是:
STAR法则第一步:Situation/Task,明确任务
1、任务类型是什么。
2、产生任务的背景是什么。
3、当时情况怎么样。
STAR法则第二步:Action,明确行动
4、现状分析。
5、决定某种行动方式。
STAR法则第三步:Result,说明结果
6、结果怎样。
7、从这个项目中,你学到了什么。
根据以上标注的7个要点,求职者能够轻松掌握面试官偏好的项目描述逻辑,轻松表现出自己分析阐释问题的清晰性和逻辑性。
我们来看下面这个例子:
面试官:你简历上说自己和猫眼电影合作组织了《我不是潘金莲》电影的校园推广,请详细介绍下这个项目。
求职者:
1、任务类型:我们这个活动是为了推广《我不是潘金莲》这个电影的在猫眼上的一个网页,核心目标是增加这个网页的访问用户量。
2、任务背景:在《我不是潘金莲》这部电影上映前期,主办方希望扩大影片影响力。大学生群体是电影消费的主力人群之一,我们这次的推广就是希望增加这部电影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
3、当时情况:我们在学校组建一个5人团队,我来带领大家完成任务。但除我之外的其他成员是没有薪资的,我需要用工作内容有趣、可以获得个人提升这些因素来激励我的团队。
4、现状分析:经过讨论,我们觉得大学生了解电影资讯信息的主要途径是公众号,所以把公众号宣传当做本次宣传的启动阵地。
5、行动方式:我们把整个宣传推广分成3个阶段,并采用3种方法来推进。
第一个阶段,制作一批与电影与主演明星相关的图文内容,在校内寻找各种社团公众号进行转发。
第二个阶段,我们用主办方提供的一些周边礼品,如公仔、优惠券等,进行了一些转发抽奖活动。
第三个阶段,我们在校内随机采访了30位同学,了解他们对这部影片的认知度。同时,把街访中有意思的环节拍摄下来,并剪成视频,在校内形成二次传播。
6、项目结果:最终我们的推广活动很成功,电影页面达到了14000UV(独立访客)。
7、个人收获:通过这个项目,我学到了团队管理的方法,特别是在没有报酬的情况下,如何激励自己的团队。我告诉他们,在这个项目中可以获得锻炼,获得成长,接触微信号运营、活动策划等最新最前沿的各项技能,可以为他们实习求职打下基础,通过这些方式来管理团队。
大家看看,如果求职者这样来介绍自己某一项目经验时,那会既有逻辑性,又有条理性,表达还很清晰。这样面试官就不会围绕着你的表述一直提问了,求职者也不会越来越紧张。
正在求职的小伙伴们,赶紧去把STAR原则及应用方法记下来背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