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晚上睡前都是我和小臭子之间的分享、聆听、提问、解答时间。
个别时候小臭子会给我分享故事,有的是他听过的,有的是他随意想象自创的,有的是根据我说的关键词然后自编的。每次讲完,我们都会分析下讲的什么道理,教会了我们什么。
前两天小臭子给我讲了两个故事,因为讲的还算有理有据,且可网络查询,估计有可能也是幼儿园学到的或是听到的。
小臭子讲的时候说的名字是《不行,不行》《大大熊,我也行》,后来网络查询得知是《不,不行》《大大行,我也行》。
《不,不行》说的是小熊已经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可是,他到现在还只会说“不行”。妈妈带他去学校,告别的时候,他说“不行”;同学邀请他一起玩、送糖果给他,他也说“不行”……不过,在老师和小朋友们的帮助下,小熊终于和大家成为了好朋友。
多数孩子上幼儿园初始都会有抗拒心理,接触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小朋友,初次离开自己的家庭会有很多的不适应。这个绘本故事让小朋友懂得,慢慢接触,慢慢适应,加上老师和小朋友的热情帮助,会让自己成长。同时,也给经常说不的小朋友一些好的建议,克服自己成长中出现的抗拒心理。
《大大行,我也行》说的是大大比我大,比我高,但是大大能做的事情我也行!大大能跑,我也能跑;大大能跳,我也能跳;大大能汤秋千,我也能……可是,我如果钻进大大挖的洞里,我就会掉进去,怎么办?我能钻进去的小地方大大进不去,怎么办?我干脆一个人玩吧,我一个人荡秋千,一个人跳,一个人爬树……可是大大不在一点儿也不好玩。我还是去找大大一起玩啦!
小臭子讲完,给我分享了他理解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缺点,每个人都不一样,这个是小孩子悟出的道理。故事可以多角度分析,我们可以从孩子的视角看待他们眼中的“大人”和“小人”的关系,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他们眼里的人和事。静静的欣赏他们,走进他们,增强孩子的自信,力量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