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期末复习阶段,家长们最爱读的文章,就是怎么复习能提分,有没有练习题,等等之类。
然而,那么多的复习方案、复习建议、练习题,还有总结的复习资料,
你确定——孩子有时间做?做了就一定能掌握?
或者——你有时间看着/陪着孩子做,然后给他批改讲解?
亦或者——同样的内容,你真打算让孩子在学校学一天,回家里再继续“吃”同样的“饭”?这样坚持1周、2周?有没有想过,孩子会不会烦,会不会腻?
自然,复习是需要大量练习的,但这个练习,绝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不是不过脑子不走心的做做做,
是要有针对性的,
是要精心选择,
是要练后反馈,
是要反馈后调整改进的啊!
反正,我并没有给自己的孩子制定周密(密不透风、喘不过气)的计划,也没有给他搜罗、打印大量的复习资料(压根没有),更没有放学后看着他练啊练、写啊写。
固然有一个原因是,二年级上学期还没有统一的期末考试,压力不大。
但是我一向的习惯,以及结合我所了解的情况,我早就想好,三年级开始有统一的期末考试,孩子在学校是一刻都不能停手,那放学后我更要让孩子多歇歇。孩子视力不好,更得多缓解眼睛的压力。
那怎么复习,才能保证孩子的成绩呢?
我的要求只有一条:
在学校认真完成所有作业、习题、检测、练习,尽量不出错。
回家后,我只看错误,只解决错误反映出的问题。如果没有错误,就——休息呗。
要求少,孩子更容易执行,家长也更容易监督。
一个朋友给孩子制定的周(复)密(杂)的复习计划,自己都不确定能不能坚持下来。
说真的,那又何必非得排得这么满呢?如果家长自己制定的计划,自己都执行不了,孩子会怎么想?你在孩子面前说话,还有多少分量呢?
在学校里的复习,是老师们精心安排的,更有针对性,老师们会有考前复习、考后讲评,我作为家长,对教材肯定没有老师熟悉,对教学,也不可能有老师了解,那么,我选择——跟着老师走。
就这么简单!
要求孩子在学校:
1.专心听讲(不能专心听讲怎么办?想办法解决听的问题),
2.积极发言,
这两点就基本可以保证,孩子在学校学习的收获。
然后,老师布置的一切作业,都一定要:
1.在学校完成,
2.尽量不出错。
这两点基本就是在检测孩子的学习效果——只有会,才能做得完、做得对。
作业拖拉,就是写不完怎么办?
只有2种可能,不是不会做,就是不抓紧时间。
不会做,要从听讲和理解能力上着手提高;不抓紧时间,就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现在的问题是:有太多的孩子,每天在课堂作业上纠缠太久,浪费太多时间:
老师留的写作业时间,他不做,或者胡乱应付一下,
错的题,总是不改(为什么不改?不会,或者不抓紧时间),
或者总是改不对(为什么改不对?因为不听讲——不会听,或者没听懂),
你看,来来回回就这几个原因。
如果孩子不会听,听不懂,不抓紧时间,那应该想办法改善这3个方面,
而不是,大量的做做做。
有时候,孩子越做越糊涂,
越做越没信心,
越做越烦,
效果能好吗?
所以,家长们,你找对辅导孩子学习的方向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