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新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现代西方经济学(代表人物凯恩斯)
亚当·斯密,英国经济学家、哲学家、作家,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创立者,强调自由市场、自由贸易以及劳动分工,被誉为“经济学之父”。著作《国富论》,提出“看不见的手”理论(市场)。主要涉及理论有:
[分工理论]亚当斯密认为,分工的起源是由人的才能具有自然差异,起因于人类独有的交换与易货倾向,交换易货是属私利行为,其利益决定于分工。假定个人乐于专业化及提高生产力,经由剩余产品的交换行为,促使个人增加财富,这种过程将扩大社会生产,促进社会繁荣,并达到私利与公益的平衡。
分工促进劳动生产力的原因有三个:
1、劳动者的技巧可以熟能生巧;
2、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需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
3、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发明,只有在分工的基础上才可能达到。
[货币理论]货币的首要功能是流通手段,持有人持有货币是为了购买其它物品。当物物交换发展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后,商品的价值就用货币来衡量。这时,便产生了货币的另一功能:价值尺度。亚当斯密也谈到货币的储藏功能、支付功能。但特别强调货币的流通功能。
[价值理论]提及价值问题,亚当斯密指出,价值涵盖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前者表示特定交换功能,后者表示拥有购买力。具有最大使用价值的物品,往往不具交换价值,水及钻石是其著名的例子。不过水与钻石价值的比较是百年之后边际效用学派才圆满解决此一问题。
[分配理论]亚当斯密的分配论,是即劳动工资、资本利润及土地地租自然率的决定理论。尽管雇主拥有抑低工资的力量,工资仍有其最低水平,这一最低水平是劳动者必须能够维持基本生活,假定社会工人需求增加或工资基金提高,工资将高于最低水平。换言之,国家富有、资本或所得增加,将促使工资上涨,工资上涨则促进人口增加。
资本利润的高低如同劳动工资,决定于社会财富的增减,资本增加固可促使工资上涨,但也使利润为之下降。亚当斯密指出,假定商人投资同一事业,彼此相互竞争,就会致使利润率降低。
[资本积累理论]资本累积是大量进行分工必备的另一要素。分工的扩张与生产效率的提高跟资本的总额成正比。资本累积必须在分工之前进行,因为分工需要使用许多特殊的设备与机械料,并都需要用资本来购买。分工愈细,工具的需要愈多,资本越显得重要。透过分工过程,可增加劳动生产量提高国民所得,增强国民储蓄意愿与能力。
[赋税理论]亚当斯密提出四大赋税原则,即公平、确定、便利、经济。
大卫李嘉图:1817年发表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大卫李嘉图的观点主要是四个理论,分别是价值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工资理论和利润理论。
价值理论中,他主张的核心是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其生产所必需的相对劳动量。
比较优势理论中,大卫李嘉图的主要观点是在自由贸易下,一国能够保持在某种商品生产上的比较优势地位。
马歇尔:经济学说的核心是均衡价格论,而《经济学原理》正是对均衡价格论的论证和引申。他认为,市场价格决定于供、需双方的力量均衡,犹如剪刀的两翼,是同时起作用的。
他花了10年时间撰写《经济学原理》,于1890年发表。这本书被认为是马歇尔最伟大的著作。他阐述了均衡价格论,把传统的生产费用论、供求论同边际效用论结合在一起,提出需求价格、需求规律、需求曲线、供给价格、供给规律、供给曲线、边际效用、边际生产成本消费者剩余等概念,分析了均衡价格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自由放任经济学说,又称传统经济学。这种学说是建立在“自由市场、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动调节、自动均衡”的五大原则基础上的,其核心是“自动均衡”理论。
凯恩斯:因开创了经济学的“凯恩斯革命”而称著于世,被后人称为“宏观经济学之父”。凯恩斯指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三大规律。
凯恩斯最后得出结论:市场中不存在一个能把私人利益转化为社会利益的看不见的手,经济危机和失业不可能消除,只有依靠看得见的手即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才能摆脱经济萧条和失业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指通过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形式。简单地说,市场就是商品或劳务交换的场所或接触点。市场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市场经济是一个由千千万万的厂商和个人自主参与交易形式,在市场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指挥。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市场的价值规律。特征:自主性、平等性、竞争性、开放性、有序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体现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其中主要有: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包括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学
[社会总需求]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1年)由社会可用于投资和消费的支出所实际形成的对产品和劳务和购买力总量。
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国内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投资需求由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和流动资产投资需求组成。消费需求由居民个人消费需求和社会集团消费需求组成。二是国外需求,即产品和劳务的输出。
[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由社会生产活动实际可以提供给市场的可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总量。
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由国内生产活动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包括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等行业提供的产品,也包括由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银行保险、商业服务业等行业提供的服务,即国内生产总值。二是由国外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即商品和劳务输入。
[通货膨胀]是货币(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货币需求量而引起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普遍和持续上涨的现象。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关系。
商品经济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1、使用价值是指物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2、交换价值是指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
3、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与价值量:
1、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2、商品的价值量是生产商品时所耗费一般人类劳动量。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社会现有的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货币具有同一切商品直接交换的能力。货币的职能:
1、价值尺度,即货币作为衡量和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社会尺度发挥作用。用货币表现就是价格。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之比,因而其变动既取决于商品价值的变动,又取决于货币价值的变动;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2、流通手段,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中介物发挥作用。
3、贮藏手段,指货币退出流通,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贮藏起来。
4、支付手段,指在以延期支付方式买卖商品或用于清偿债务时执行的职能。
5、世界货币,指货币越出一国的界限,在世界市场上作为一般的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社会财富的化身发挥作用,这实际上是货币职能在世界范围的延伸。
金融体系
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兑换的比率,亦可视为一个国家的货币对另一种货币的价值。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使本国货币对外贬值,即让汇率下降,会起到促进出口、限制进口的作用;反之,本国货币对外升值,即汇率上升,则起到限制出口、增加进口的作用。
[直接标价法]又叫应付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1、100、1000、10000)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付出多少单位本国货币。就相当于计算购买一定单位外币所应付多少本币,所以就叫应付标价法。在国际外汇市场上,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目前都采用直接标价法。如日元兑美元汇率为129.05即1美元兑129.05日元。
[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合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即以本国货币作为基准货币,其数额不变,而标价货币(外国货币)的数额则随本国货币或外国货币值的变化而改变。
例如,一件价值100元人民币的商品,如果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0.1502(间接标价法),则这件商品在美国的价格就是15.02 美元。
如果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降到0.1429,也就是说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用更少的美元可买此商品,这件商品在美国的价格就是14.29美元。
所以该商品在美国市场上的价格会变低。商品的价格降低,竞争力变高,便宜好卖。
反之,如果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到0.1667,也就是说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则这件商品在美国市场上的价格就是16.67美元,此商品的美元价格变贵,买的就少了。
一般来说,本币汇率降低,即本币对外的比值贬低,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若本币汇率升高,即本币对外的比值上升,则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调控政策
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等。
[财政政策]由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等组成。财政收入政策是由税种和税率所构成的税收政策。财政政策的主要任务是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财政支出政策是政府的各项预算拨款政策,如政府购买、公共工程建设和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对某些地区、阶层及人士实行的津贴和补助等)。
按财政政策在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方面的不同功能,财政政策可具体分为平衡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三种类型。
平衡性财政政策是财政支出根据财政收入的多少来安排,既不要有大量结余,又不要有较大赤字,保持财政收支基本平衡,从而对总需求不产生扩张或紧缩的影响。
紧缩性财政政策是通过增加税收而增加财政收入,或通过压缩财政支出来减少或消灭财政赤字,以至出现或增加财政盈余,达到抑制或减少社会总需求,乃至消除需求膨胀的效应。
扩张性财政政策则是通过减税而减少财政收入,或通过扩大财政支出的规模,来刺激社会总需求。以上各种财政政策各有其针对性,政府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应采用不同的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对货币流通进行管理和调节所确定的指导原则和行为准则,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等组成。
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稳定币值与发展经济。根据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矛盾的状况,与财政政策相配套,
货币政策可具体分为三种类型,即均衡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均衡性货币政策是保持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求量的大体平衡,以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紧缩性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利率、紧缩信贷规模、减少货币供应量,以抑制社会总需求增长。
扩张性货币政策是通过降低利率、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给量,以刺激社会总需求增长。
货币政策手段主要有: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更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国家法律规定的、各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存款占各商业银行所吸收到的存款的比率。
2、再贴现率是指商业银行因再贴现而向中央银行支付的利息率,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利率。
3、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
[产业政策]是指政府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促进各产业部门均衡发展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及手段的总和,由产业布局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等组成。一项完整的产业政策,包括政策主体、政策目标、政策手段三个构成要素。
政策目标是指政策预定要达到的目的,主要有:规划产业结构演进的方向、步骤及各产业的发展顺序;确定支持什么产业,限制什么产业;选择重点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妥善处理各产业之间的关系,最终促使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按比例协调发展。
[收入政策]是指政府根据既定目标而规定的个人收入总量及结构变动方向,以及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基本方针和原则。一般来讲,收入政策包括政策目标选择和具体实施两个部分。
收入政策目标选择可分为收入结构政策目标选择和收入总量政策目标选择。
前者是政府考虑收入差距的可接受程度,在公平与效率之间作出选择。当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分悬殊、影响社会稳定时,政府的收入结构政策就侧重于缩小收入差距,增进公平;反之,如果劳动者缺乏积极性,经济效率低下,政府的收入结构政策则侧重于提高经济效率。
后者是政府考虑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进行收入总量的变化,调节总需求,保障经济的稳定增长。
为了促进收入政策目标的实现,需要采取实施措施。一般有以下几种:
1、以法律形式规定最低工资标准。这是为了保障社会成员的最低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的措施。
2、税收调节。政府通过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开征遗产税等新税种,调节过高收入,增进公平目标的实现。
3、实施工资和物价管制。这是政府在特定情况下为实现收入政策目标而实行的非常措施。
4、增加转移支付和其他各种福利措施。例如,政府对贫困地区拨付扶贫款,对科技专家支付政府津贴,对失业者和低收入阶层发放失业补助金和救济金等。
宏观调控政策除以上主要政策外,还有投资政策、消费政策、区域政策、汇率政策等等,它们共同构成宏观调控政策体系。
重要概念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基尼系数]是指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基尼系数越接近0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
国际惯例把0.2以下视为收入绝对平均,0.2-0.3视为收入比较平均;0.3-0.4视为收入相对合理;0.4-0.5视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5以上时,则表示收入悬殊。
[全要素生产率]又称为“索罗余值”,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罗提出,是衡量单位总投入的总产量的生产率指标。即总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
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常常被视为科技进步的指标。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包括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等。产出增长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长率的部分为全要素生产率(TFP,也称总和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SDR]特别提款权,亦称”纸黄金",最早发行于1969年,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会员国认缴的份额分配的,可用于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债务、弥补会员国政府之间国际收支逆差的一种账面资产。
其价值目前由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组成的一篮子储备货币决定。会员国在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它向基金组织指定的其他会员国换取外汇,以偿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基金组织的贷款,还可与黄金、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充当国际储备。
因为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有的普通提款权以外的一种补充,所以称为特别提款权。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按国家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常被公认为是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图片和资料来自百度及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