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本能就是希望获得肯定,得到重视,所以往往会闻誉而喜,闻毀而闷。明知良药利于病,却因苦口而不愿喝;明知忠言利于行,却因逆耳而不愿听。闻人毁己而怒,则誉己者至矣!
正因如此,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陷入这样的矛盾困境:当别人都在说赞誉的话,我们到底要不要说虽是实话却让别人不欢喜的言语?
前段时间,学习了欧阳修的《与高司谏书》。在文中,欧阳修痛斥了作为谏官的高若讷的行径。高司谏弃“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职业操守于不顾,面对范仲淹因直言敢谏而得罪权贵招致贬谪之事,畏于权贵,不仅默不作声,还人云亦云,甚至加以诋毁。面对欧阳修的义正言辞,高若讷不仅没有反思悔改之意,反而一纸罪状,欧阳修因此获罪被贬。
读罢此文,感慨万千。既为范仲淹、欧阳修这样的忠贞正直之士的遭遇鸣不平,又对高司谏之流的所谓谏官恨之入骨,也被欧阳修的高风亮节所折服,为欧阳修淋漓尽致的批判拍案叫绝,更为当下之现状而叹惋。
作为谏官的高若讷,不管到底因何而不敢发声,甚至随波逐流,肆意诋毁,但我想,他内心理应知道范仲淹的为人。明明知之而不敢言,世人也大抵如此,不由扼腕。
在我们的工作和学习生活中,身边亦不乏这样的人,甚至我们自己也在其中。而像范仲淹、欧阳修此等敢正言直谏之人,实属寥寥。
曾几何时,我们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投其所好。记得曾在一本关于讲说话的技巧的书中,也看到了类似的言论,说他人愿意听的,而非自己愿意说的,虽有问题,无人提及。如此一来,所说之语皆为美誉之词,你一言,我一语,皆大欢喜。呜呼,想要不违背内心,不有所畏惧,道出真情实意,难矣!想要听到真实话语,亦难矣!
闻誉则喜,闻毀则闷。大抵就是因为这样的心理。当他人说出违心的赞许,听闻便大喜,于是人人皆从之;当说出逆耳忠言之时,虽信不听,烦闷乃至疏离。愿听真话之人,少矣!愿讲真话之人,亦少矣!
诚然,像范仲淹、欧阳修这样的人,虽少也仍然是有的。若身边能有此人,当倍加珍惜,并欣然接受他人之建议。愿吾辈皆能如范仲淹、欧阳修,敢言他人之不敢之语,愿听他人之真言语。诚如斯,则事事皆可清明,人人皆可进步!
仅一家之言,姑妄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