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元宵节
正月十二日这一天,星期日,休息在家。午后,阳光灿亮,感受着春天来临的气息,想到春天正在如许的阳光里紧赶慢赶地抵达,正从南方的山清水秀,一路迢遥,涌向北国,亦带给北方春光的旖旎呢。
锣鼓声传来,鼓点儿的节拍显示,仍有一支社火队正在演绎,我能够听到声音,看不到人影,有一些焦急,想到社火队是隐身于某幢楼房之后的,或者进入了某个院落与某个厅堂,我看不到热闹的情形,鼓声的节拍依旧传递了热烈,或也激发了我更多关于热闹的想象。
社火演绎着的,是春天的声音,在吹响春天降临的号角,或者说,春天就是遁着鼓声的节拍,或者社火队里舞动着的步伐而来的,它要以这样的形质将沉寂了一整个冬日的枯寂打破,如同戏台上一个重要角色的粉墨登场,一定要营造一些气势,而后威严登临。
春天有一些温柔,它的来临是和缓的,从一天天蓝到不能再蓝的天空里,乘坐阳光的马车降临。春天是阳光的金黄与安暖,是风的轻柔,或者是阳光与风交织出的一缕闲适,让感受春天来临的人,有一种慵懒,即使睡足了刚刚醒来,仍还有那么一些犯困。
阳光下,听懂社火喧天的鼓点儿,以及出现在脑海里那些舞动的人们,就想着春天是一种清醒,更是一种沉醉,有它的果决与干烈,亦有它的沉湎与延续。
这天下午,我们一起去吃饭,一家人,怕是面对了下一次春节来临而要做出祝福的一次聚会吧,或者是对年节的一种告别。尤其是荣儿,要去单位了,春节假期与年假合在一起,足够长,但也感觉着足够的短,就要分开,有一些不舍,所以,这次聚餐似乎比年夜饭更重要,更有意义。
很寻常,但大家都爱吃的一种菜品,鸡肉配着拉面,简单也感觉着一种丰盛和实在,似乎更适合与家人分享,渐渐地成了这些年为大家所珍视的一种品味。即便不是过年,也会在过一段日子之后,赶着去吃,有时候还要排队。
一路上,去的时候是迎着夕阳的。回来了,便是夜色,包裹在夜色里走,从步行街夜市那一边过来,绕了一点点,但能够感受更多的关于团聚或者年节的氛围,以一路的充盈来感觉时间的拉升。
许多时候,时间不只是跳动的分秒,是数字的流逝,是刻画进时钟里去的,它是一种感受,有厚与薄、浓与淡的区别,甚至时间有滋味和芳香,在一些时候能够将意绪融化。
走到夜市上去,头顶与两侧的灯全都亮起了,夜空蔚蓝,皎洁的月色亦布满天幕。月亮渐成银盘,即便缺了那么些许,但形制已经很完备了,甚至忽略再在有两个日出日落,就能抵达一年里第一次的圆满。两日之后因月圆而拥有的上元节,大概是不能在这个时间点审视它的样貌的吧,它会出来的迟一些,要黄昏离去相守夜色许久之后,才能见它闪烁于晴空。而那时,还有这样的心境来走一条长街吗?荣儿那天回去,等月亮圆了,我们一家人去有一个奔赴在去单位的路上,牵挂便也像那一程路途一样漫长。
感受着的,是元宵节的意绪,甚至觉得那月亮,就是元宵节的月亮。
正是由于留意了月色,由月色而想到元宵节,再去审视路边,便也留意了许许多多出售的元宵,元宵节的意绪变得更为浓烈。
我是先回家的。等会儿妻与玉儿回来的时候,他们手里便多了元宵。即便第一抹月圆的清辉不为我们一家人共同拥有,但如同今夜的月色,我们能够在同一条街共同沐浴,便也有了一起过元宵节的感觉。不必等候元宵那一天,我们可以提早吃元宵,也算是实现了共同的心愿吧。
意念里,元宵节是春节的小尾巴,元宵节到了,似乎春节也过完了,春天正旌旆鲜明地抵达,每个人,我们亦信心满怀,投入新一年的热烈与繁花里去了。
忙起来的时候,似乎一切都变得谈了,关于思念、远方,以及未来却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踏上又一季的守望与征途。
安好,远方,安好,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