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好多小孩子,最后发现小孩子最懂钱的真谛。
对他们而言钱的真谛彻头彻尾的体现在用,而不是存。
在孩子没上学前,就已经很懂这一点了。
如果某个时刻,某个人给了他一点钱,恰巧他有机会出去逛超市,买东西,能够自由支配自己那有限的钱,通常这种时候,他们会把钱折的好一点儿,让钱看上去比较体面。能够在付款的时候证明那是可用的钱,而不是其他什么东西。
而且他们也会把钱拿好,你问他拿钱做什么,他会告诉你,买好吃的,或者某个具体的东西。这种情况下,他们的钱通常是片儿状的,与普通人折叠的样子相差无几,最多稍显逊色。
如果他们的钱没办法得以施展拳脚,无处消费,不能在短期内为他们带来想要的东西,那么这时候大人就要注意帮孩子收住钱了,否则过两天即使钱就在你家,你可能也找不见了。
这是为什么呢?
好多小孩子,一旦大人给的钱短期内没办法立马得到使用的时候,这个钱就会变成各种形象,有些卷的无从辨别钱的模样,呈现一个细细的卷,有些更是以你想不到的形状出现,潦草到认不出,总之已经很难让你把这形状的东西同钱联系在一起了,不注意看的话,打扫卫生的时候就是个不会引起注意的东西,可轻易将其收纳进垃圾桶,送上垃圾车。
孩子最简单了,钱能够为他们所用的时候就会收好,不能为他们所用的时候就不会过分贪恋,有一种活在当下,只看拥有,不看没有的无畏的淡然。钱不能给他们带来好处的时候,甚至比不上一个一块钱的棒棒糖,即使被遗弃的可能是能买上50个棒棒糖的价值。
相比之下,有些大人只懂存钱,却舍不得花钱,明明可以过的更好一点,却因为对金钱的极度克制,沦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守财奴。这些人是有钱了,但是从来不见他穿一件好衣服,也不见去哪儿玩儿一会儿。
身边这样的人确实有那么几个,好在为数不多,他们总有远远高于旁人的金钱,却过着远远不如旁人的生活。
当然这里说的不花钱不是提倡奢侈,规避节俭,节俭固然没错,但是过度守财也未必能幸福。
说到底,我们追求的是更好的生活质量,亦或者是区别对待,或者是某种自身发展的追求,无论是哪种追求,钱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媒介,或者有时候充当衡量标准,一旦钱不能实现某个人的这些目标,钱存在的意义是否还存在?
如果这些意义都没有,钱的存在也就可有可无了,守着那些钱,反倒每天过的很心疼,很忐忑,不如卷成一个“细细的小卷儿”,何时被弃置也无妨。
有些大人,一心想着如何拥有更多的钱,但是从来不考虑钱的价值。
虽然近几年已经开始微信支付了,很少用现金了,但是理是一个理,钱还是那样,用起来叫钱,不用就没有价值了,成了银行卡里的一串数字。
从小孩子的行为看,钱只有用起来才叫钱,不用反倒让人沦为守财奴。此时宁可沦为获得更好生活这一目标的奴才,也不能沦为个人金库的看守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