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担当精神是什么?

担当精神的定义

担当,在《汉语大词典》中解释为“承担并负责任”。“担”和“当”并用,最早出现在宋代《朱子语类》中:“岂不可出来为他担当一家事?”为了语言使用的方便考虑,便以“担当”一词来统摄这种“承担并负责任”的精神内涵。

担当精神的内容存在于儒家思想中,这与儒家特殊的思想属性有关。

儒者的群像分析

儒家,是由孔子(前551年-前 479年)创立的思想学派,思想的关注中心在于“人”,讨论人如何充实“自我的精神世界”以及进一步参与“社会的秩序建设”,因此儒家学派提倡以“仁”为核心的思想。如果给儒家学派的儒者作一个群像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包括但不限于)特点:

1.不言鬼神但具有“天降大任”的意识。

2.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

3.以参与社会秩序的建设(营建和谐社会)为价值追求。

4.以修身为实现目标的途径。

5.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

6.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以上几点,均符合“担当精神”的描述:承担并负责任。因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之原因,儒者时刻不忘修身,积极参与社会秩序的建设,这既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更是对国家和他人(民众)的负责。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仁以为己任,正是这种在面对任务时勇于承担并以强大能力去践行的担当精神,与其他优秀品质一同构成了儒家思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0,617评论 0 11
  • 彩排完,天已黑
    刘凯书法阅读 4,281评论 1 3
  • 表情是什么,我认为表情就是表现出来的情绪。表情可以传达很多信息。高兴了当然就笑了,难过就哭了。两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
    Persistenc_6aea阅读 126,144评论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