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历史绝不会重演”,但在中国的观点看,当代的世界史以及近几百年的世界史就像是在重演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国史。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场景。
秦统一之前的政治状况
春秋时代,是指公元前722年-公元前481年,是由《春秋》所包含的年代而得名。战国时代是因为当时各国战争激烈而得名。我们前面讲到封建社会的礼乐文化,其中“礼”不仅是约束富人阶层,还是国家间的一种约束。在我们现在看来,当时的“礼”就是一种国际法。在春秋时代,各国都遵守其礼。《左传》记载了公元前638 年宋国与楚国的“泓水之战”。古板的宋襄公亲自指挥宋军。在楚军正在渡河的时候,又在楚军渡了河还未排列成阵的时候,宋军司令官两次请求襄公下令攻击,襄公都说“不可”,还说不攻击不成阵势的队伍。结果宋军惨败,襄公本人也受伤。尽管如此,襄公仍然辩护他原来的决定,还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宋军司令官恼怒地说:“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宋襄公所说的符合传统的礼,代表封建武士的骑士精神;宋国司令官所说的代表动乱年代的实际。
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政策是“远交近攻”。用这种方法它打破了反秦的合纵最终获胜。秦国以“耕站”优势,一个个击败其他六国,最后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了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帝国:秦朝。
中国的统一
虽然中国历史上的统一是秦朝才得以实现,但是统一的愿望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梁惠王问孟子: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说:定于一。这里的一就是统一的意思。在中国古代思想中,说的天下就是“全世界”的意思,只是当时对世界的了解还没超出中国的范围。从孔子的年代开始,思想家们就在考虑世界范围内的政治问题,所以秦统一了中国,但是人们心中,就像是今天心目中统一了全世界一样。
《大学》
在《大学》中一些观念,反应了当时中国哲学的国际性。《大学》和《中庸》一样,其实是《礼记》中的一篇,到了宋代(960-1279),新儒家把这两部和《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作为新儒家思想的经典基础。新儒家学说《大学》是曾子所作,曾子是孔子的得到真传的学生,在《大学》中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说。认为一个人不一定要当了国家或者天下的元首,然后才能治理天下。他仅仅需要作为国家的一份子,为国尽力而为;作为天下的一份子,为天下尽力而为就可以。这个人就已经做到了治国、平天下的责任了。也就是“止于至善”的道理。
各家的折中趋势
在中国哲学领域,在公元前3世纪后半叶,有一个强大的调和折中趋势。当时这些著名的思想家都逐渐同意有一个唯一的绝对的真理,那就是“道”。各家大都只是知道道的某一个方面,而真正的“道”这是包含他们所有思想的,而这个道就是“内圣外王之道”。荀子的看法是,哲学家的“见”和“蔽”是连在一起的。他有所见,可是常常同时为其所蔽。因而他的哲学的有点和缺点是同时存在的。在《天下》篇的含意似乎是说,儒家知道具体的“数度”,而不知所含的原理;道家知道原理,而不知数度。换句话说,儒家知道“道”之末,而不知其本;道家知其本,而不知其末。只有两家的结合才是全部真理。
中国人的民族观念
中国人统一的思想观念由来已久,但是也有人说,中国的六朝中,元朝和清除都是外族统治,足以说明中国人在思想上对于分裂已经习惯。但是,从先秦以来,中国人鲜明地区分“中国”或“华夏”,与“夷狄”,这当然是事实,这种区分是从文化上来强调的,不是从种族上来强调的。中国人历来的传统看法是,有三种生灵:华夏、夷狄、禽兽。华夏当然最开化,其次是夷狄,禽兽则完全未开化。
蒙古人和满人征服了中国的时候,他们早已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中国文化。他们在政治上统治中国,中国在文化上统治他们。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而蒙古人和满人并未使之明显中断或改变。所以在传统上,中国人认为,元代和清朝,只不过是中国历史上前后相继的许多朝代之中的两个朝代而已。这一点可以从官修的各朝历史看出来。例如,明朝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反元的民族革命,可是明朝官修的《元史》,把元朝看做是继承纯是中国人的宋朝正统的朝代。同样,在黄宗羲(1610—1695)编著的《宋元学案》中,并没有从道德上訾议诸如许衡(1209—1281)、吴澄(1249—1333)这些学者,他们虽是汉人,却在元朝做了高官,而黄宗羲本人则是最有民族气节的反满的学者之一。
也有人说中国缺乏民族主义,但是作者认为这正是因为中国人习惯于用天下的思维来看待问题,将中国看成天下。中国人一直以来以为我们就是世界唯一的文明。佛教的输入似乎使许多中国人认识到除了中国人也还另外有文明人存在,不过在传统上对印度有两种看法。反对佛教的中国人相信印度人不过是另一种夷狄。信仰佛教的中国人则认为印度是“西方净土”。他们对印度的称赞,是作为超世间的世界来称赞。所以佛教的输入,尽管对中国人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也并没有改变中国人自以为是人世间唯一的文明人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