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以前节日的时候给人送祝福:希望每个人都拥有电视剧主角的际遇和运气。失而总能复得,活到全世界只剩他一个人,每次都会抱得美人归,多了不起。
虽然我看东西的口味很杂,经常是今天捧了个武侠的本子,明天读了个言情的小说,后天又换成传世的文学。但是好看的故事内核其实都类似,要有男女主角,要经历磨难波折,要在某一瞬间刻骨铭心,而那些故事里的好多配角,两笔就不差分毫地勾勒出了一生的轮廓,他们早早结婚生子,过简单快乐的生活。之前去看孟京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散场的时候我跟朋友开玩笑说,这其实不就是不小心暗恋了渣男一辈子的故事嘛。一句话说出了故事梗概,一百句话也说不完那个女人一生的痴情。
主角式爱情,和配角式爱情。 主角容易被传颂,配角容易变得世俗。
马尔克斯写,“世俗的好处:安全感、和谐和幸福,这些东西一旦相加,或许看似爱情,也几乎等于爱情。但它们终究不是爱情。用一块没有泪水的海绵将有关她的记忆彻底抹掉,让她在他记忆中所占据的那块空间里长出一片罂粟花。”
只要你还未老去,都可以想象自己是个承载传奇命运的主角;还未曾来到的,都在未来等着你,荣华富贵、命中注定、完美结局。
2
之前有次办公室聊天,大家说到结婚这件事,我刚好得知我有个朋友的朋友最近要离婚,就把这事说给他们听。因为我是办公室一群单身狗里年龄最小的一个,这事儿从我嘴里说出来大家都一阵唏嘘,没想到年纪轻轻,该不该经历的还都经历过了。我还有个朋友,她的一个女同学最近未婚先孕了【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有这么多朋友】,女生要把孩子生下来在跟男朋友筹备结婚事宜,刚开始的工作好像也准备辞掉。我们几个人就这事儿讨论开,后来只得出了一结果,就是劝那个现在正在恋爱中的朋友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
我说,三十岁结婚对于现在人来说也并不算晚吧。现在的人,忙着赚钱忙着旅游忙着交朋友,还有的忙着被催婚,真正赶着法定年龄结婚的人越来越少。
人的普遍认知是,而事实的真相也往往是,人能够谈恋爱的有效期很短,从十八岁到三十八岁,不过二十年上下五年,往前是懵懂,往后是太懂。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后再起罅隙,或是耗费了一生的兜兜转转回到原点,怎么着都不是恰到好处的那个意思。
3
我最近经常感到恐慌。
闲下来的时候不知道要做什么,想写东西的时候脑袋一团乱麻就决定先看书,看书的时候刷刷微博然后又想起有个电影要看,于是打开pad电影看到一半又想到书还没看完……这种无措的混乱让我很恐慌。
然后我突然开始思考,我活了这二十年,到目前为止人生也没发生过什么重大变故、遭遇过重大挫折,未显现出任何与众不同的特征。纵然有像郭靖郭大侠这样大器晚成一说,但对我这个年龄来说,命运转折点的潜伏期也实在是太长。虽然这种心理很欠揍,但,你们应该也知道,就像比惨是选秀的出路,现在大家都喜欢争议,少数才能博人眼球,任何作品,沾上贫穷才显得普世,因为富裕是自私自利的;贴近底层才有层次有深度,因为上层是浮夸肤浅的。尖锐的、赤裸的、能一下就唬住人的才能被看到。
像我们这些小人,最多不过有些伤春感秋的小情绪,但那都是小爱、小事、小烦恼,无伤大雅。我觉得恐慌,我原来不是主角,我看见梦想其实虚无缥缈,我不知道留给我恋爱的二十年还剩下多少年,甚至经常会觉得是不是自己就这样会一直孤独终老,连个一起住养老院的人都没有?
人们都说,当你意识到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那一刻时,你才真正长大。我现在觉得我可能是要长大了。这个时候的人,总是特别容易显出一种看破红尘的态度。然后开始大彻大悟、灵魂升华,这其实是个自我催眠的安慰。
就像你有时候读到一个好故事,它让你醍醐灌顶,从阴霾中走向光明,大彻大悟。如果你还没有遇到这样的故事,那就只有不停地读,不停地遇见,直到你遇见它的那一天。人也是如此。
为什么说命中注定的那个人在未来等你?因为他现在还没来,过去也未曾出现。我们只能选择相信他在未来。有人不相信但又没有拥有让自己满意的人生,所以庸人自扰。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主角,虽然谁也不能肯定地判断,那个共度一生的人什么时候会来,那个命运的转折点什么时候会到,但是日子从此会变得好过。这是成长的感悟。
所以说,上帝是死是活,由你自己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