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是自己阅读的批判性思维系列的第一本书,作者是尼尔·布朗、斯图尔特·基利。
这本书主要传授批判性提问这个技能。
下面我从下面六个方面和大家分享这本书。
一、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二、为什么要有批判性思维
三、批判性思维应用在哪些地方
四、如何正确使用批判性思维
五、批判性思维所需的主要价值观
六、如何进行批判性思维
一、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本书使用的一个术语,其主要涵盖以下三个方面:
1.有一套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意识。
2.恰如其分地提出和回答关键问题的能力。
3.积极主动的利用关键问题的强烈愿望。
二、为什么要有批判性思维
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大家的意见往往相左,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如果我们仅仅洗耳恭听,那么如何合理选择呢?批判性思维可以帮助我们。
而且,作为一个富有思想的人,对自己的所见所闻如何回应,我们必须要作出选择。
如果,不管我们读了什么,还是听到什么都一股脑儿的接受,久而久之习以为常,我们就会把别人的观点,当成自己的观点,是他人所是非他而所非,就会沦为他人的思想奴隶。
因此,我们要积极进取,批判性的去选择性和接受别人的观点和想法。提一些较有力度的问题,对自己所经历的东西到底有多大价值自行作出评判。
三、批判性思维应用在哪些地方
在自然科学方面,我们常常能够找到「正确答案」。而涉及到人类的行为和这些行为的意义方面的问题,往往充满了争议,而又千头万绪,我们能找到的最佳答案本身也具有极大的或然性。
所以批判性思维应用的主要领域就是涉及到人类的行为和这些行为的意义的一些问题。
在批判性思维应用之前,我们还要问自己一句「这关我什么事」,我们要把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加重要的辩论中去,不要浪费自己的时间在无意义的辩论中。
四、如何正确使用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可以用来①捍卫自己的观点,②评价和修正自己的初始观点。
批判性思维分为弱势批判性思维和强势批判性思维两类。
弱势批判性思维就是利用批判性思维来捍卫自己现有的立场和看法,目的就是抵制和驳倒那些和你意见不同的观点和论述。实际上这样也就摧毁了批判性思维潜在的人性的一面和不断发展进步的特性,是一种封闭的思想状态。
强势批判性思维就是利用批判性思维来评估所有断言和看法,尤其是自己的看法,要一视同仁的质疑。最终的目的是修正和评价自己的初始观点,来寻求更好的结论,寻找更好的看法,做出更好的决定,是一种开放的思想状态。
在应用中,我们应该使用强势批判性思维,以寻求更好的结论为出发点。
五、批判性思维所需的主要价值观
我们的思维活动需要和别人进行积极互动,批判性思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来取长补短。
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到底怎样起作用,取决于我们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认为较有价值而没有明说出来的观点,它们树立了一定的行为准则,据此我们来衡量人类行为的品质高下。
作为一个批判性思考的人,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寻求更好的结论,寻找更好的看法,做出更好的决定,因此必须具有的价值观是:自主性、好奇心、谦恭有礼、以理服人者逢人必敬。
六、如何进行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聆听和阅读,是对自己耳闻目见的一切进行系统的评判,这需要一整套的技能和态度,这些技能和态度都建立在一系列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上。
针对一个分析推理进行批判性思考,应该遵循以下顺序:
首先,要搞清楚这个分析推理的论题、结论、理由、证据是什么,也就是要弄清楚作者讨论的是什么,以及他的推理过程?
其次,找出分析推理中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推理过程中有哪些暗含的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推理过程中有没有谬误,分析推理所用的证据的效力如何,所用的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最后,跳出作者的推理过程,来看看有没有其他的原因支持作者结论,作者在分析推理时有没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作者的理由和证据是不是可以得出其他的合理的结论。
这样就自然而然的引出了进行批判性思维时我们要考虑的关键性问题。
- 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 理由是什么?
- 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 什么是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 推理过程中国有没有谬误?
- 证据的效力如何?
- 有没有替代原因?
- 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 有什么重要信息被忽略了?
- 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
本书的第2到12章,分别就每一个关键性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
在每部分的详细阐述中,分别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识别和自己写文章时应该怎么去做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且在每一部分都有详细的实例来论证和分析,有实战练习和解答来巩固。
这是一本实战书籍,既有理论更有操作,让我们一起参悟吧!
点亮下面的小红心♡和关注是对我最大的鼓励与支持!!
记录成长,分享干货,成长的路上我们一起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