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档很闹心的综艺节目《再见吧,爱人》。
很多人一开始是被杨子和黄圣依这对夫妇吸引过去的,杨子也不负众望的以爹系作风让他和黄圣依成为离婚呼声最高的夫妇。
然而几集过后,另一对令人窒息的夫妇闯入了观众们的眼帘,那就是歌手李行亮和他的妻子麦琳。
具体的说,是妻子麦琳的做法,让人觉得非常不适。
李行亮和麦琳相识于微时,李行亮没有成名前,麦琳摆摊补贴家用,随着李行亮走红,麦琳当起全职太太,李行亮也把工资交给麦琳,生活看起来美满幸福。
但是麦琳非常不满意当下的生活状态,于是她一边说自己除了李行亮不会有更爱的人,一边每天无休止的抱怨,处处贬低、打压和道德绑架李行亮。
她认为婚前自己有很多富二代追求者,本来可以轻松成为富婆,但是她选择李行亮,并且为婚姻牺牲了那么多,却没有过上想要的生活。
麦琳以为她的控诉会让观众理解她,支持她,会跟她一起批判李行亮,没想到几乎所有人的反应都是,“太令人窒息了,这哪里是爱,明明是PUA”。
很明显,麦琳把丈夫当成了自己的全部重心,她的精神需求、情感需求、价值需求都只能来自李行亮满足,这使得她的世界非常的畸形。
除了丈夫,没有其他人。
希望自己幸福快乐,但是只能从丈夫那里获得。希望自己的价值能够被肯定,但是渠道却很单一。
这使得她患得患失的心态越发明显,对对方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也就注定了她无法获得快乐。
最近有一个朋友深夜里发短信跟我说,她非常不快乐。
我很惊讶。
她是我朋友圈里的跑步明星,这几年公众号和视频号都是关于跑步的内容,图片、视频里的她意气风发,英姿飒爽。而且昨天还去了成都跑马拉松。
哪里有不快乐的样子?
问她为什么,她回答说,退步受伤,加上年龄大了,医生建议她以后不要在跑步。
这次来成都跑马,就是跟跑步告别。想到以后再也不能跑步,她觉得生活变得黯然失色,不知道接下去怎么办。
我想起她过去几年像魔怔了一样爱上跑步,光是装备就花了好几万了吧,还没包括去各地跑马的费用。
朋友是很宅的一个人,后来迷上跑步后,也是自己跑,基本不跟人扎堆。
我也是看到朋友圈里全是跑步的内容,才知道她有了个新爱好,开始还廷尉她高兴。
但后来发现,她聊天三句离不开跑步,为此我跟她交流都少了。
原来以为她找到了快乐的密码,但现在看来,她被密码锁住了。离开跑步,她竟然连快乐都没有了。
可是明明生活中有很多值得快乐的东西,为什么不可以去尝试,而是将桎梏在一条跑道上。
即便这次不是腿受伤,也有可能是其他的原因,不能跑步,那么生活中就没有办法发现其他的快乐了吗?
人生并不是只有一种方式可以让我们沉浸其中,也不是只能拥有一种生活方式让自己快乐。
一个人要想过上充满快乐和幸福感的人生,一定是能够从不同的渠道获得快乐的感知。
这一点,可能没有人比得上物理学家霍金。
霍金从23岁诊断出ALS之后,每天只能躺在床上,不能转头也不能低头,离开了那些精密高端的机器设备,不要说跟他人语言交流,甚至连阅读都无法进行。
比起身体健康的所有人,霍金都应该是最不可能拥有“快乐人生”的。
但是,他躺在病踏上,不但持续理论物理研究与教学外,还完成了以下创举:
写下史上销量最好的科普书《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
与流行文化圈合作,在《辛普森家庭》《生活大爆炸》《银河飞龙》中以本人身份客串;
他与马斯克向多位人工智能专家发表公开信,呼吁对人工智能即将带来的社会冲击进行更多研究;
他也参与了探索外星高等生命的项目,例如突破摄星(Breakthrough Starshot)计划;
创办“霍金科学传播奖”,借由自身的名气与个人品牌,来鼓励更多人参与传播科学;
.......
林林总总的活动,用郭麒麟的话说,“霍金的快乐你感受不到。”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是寻找快乐的探索者。
从麦琳的偏执依赖到跑步朋友的单一快乐,再到霍金跨越限制的多彩生活,快乐的真谛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在于你能否从生活的各个角落发现并珍惜那些微小而确实的幸福。
董宇辉的话提醒我们,“你的快乐来源越平均,你的人生越稳定”。这不仅是对生活智慧的总结,也是通往内心平和与幸福的指南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