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颜色篇】甚好,我很感兴趣。因为我很关注色彩,尤喜浓烈色彩的对比,例如黑底大花。现在发现这恰恰就是李贺的诗,汪曾祺说:“别人的诗都是画在白底子上的画,李贺的诗是画在黑底子上的画,故颜色特别浓烈。”
这篇里面举的例子都很好,解读也自是精妙,由于很多人已经读过书,就不细说了。
然而并没有特别给出写颜色的方法。有读者摘出其中的“大块晕染”“透明水彩色”,其实这不是方法,无法操作。不必苛求作者,方法本来就不好提;而且有些时候所谓方法是骗人的,为了做出一种“看,我已经给了你东西”的样子,其实未必可行。
我试着总结两点可操作的:
1、以相似事物来描摹颜色
书中提到:
心中想到某种色彩笔下却只有干巴巴的灰绿红蓝,完全不知如何向细处描摹时,可以发动联想,找日常事物中相似的颜色。
作者教小孩子写作文:
我拿裁缝店里那种布料卡的大厚本来,随手翻一页,指一个给他,问他:
“这是什么颜色?”
“呃……”
“好好想想,有什么东西和它颜色一样的?”
“咖啡……”
“那它就是咖啡色!好聪明啊!”
实在咬着手指想不出来的,就叫他记住了,哪天看到或想到了告诉我。那段时间这小孩对颜色格外留意,有点走火入魔的感觉。
我也这样用过:
楼房里的人家亮着灯,一格一格,薄荷绿、水晶紫、柚子黄、樱花粉,似乎舔得出甜味,是一方一方冰淇淋。
薄荷绿、水晶紫是一开始就想到的,柚子黄和樱花粉想了好一会儿,因为这里要写出冰淇淋的感觉,得是粉嫩淡彩小清新,选取的事物要给人同样的联想,总不能用“金黄”或“屎黄”吧。当时还有个备选词是“杏子黄”,好听,还有“单衫杏子黄”的联想,但是我没想明白杏子黄应该真是熟杏的橙黄色还是现在卖女装说的“杏色”(差不多就是裸色),为了忠实表达所以没有用。
大家可以试一试。
2、选取情感色彩词来形容颜色
这条是我自己延伸想到的。
我写一个热闹场中郁郁寡欢的年轻人:
他是浮金艳碧中一抹冷灰。
开始想到的还有“镕金铸翠”,源于李清照“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放在这里感觉不妥,而“浮”“艳”有热闹浮华之感。
比如“惨绿愁红”“绿肥红瘦”这样,想想你要表达什么情绪、氛围,用那个词来形容颜色。“死寂”也是一样道理,虽然它不是写颜色。
3、技巧之外的积累
既然写颜色,肯定要多观察颜色了,有储备才能调用。我是蛮喜欢看大千世界的种种颜色,包括红绿灯。做出版时有个术语叫“潘通色”,指一套颜色标准,刚查了一下潘通是一个权威色彩机构,貌似他们每年会发布新的流行色,还给取好听的名字,譬如“水晶粉”“静谧蓝”,当然我并没有关注这种动态,只是从前同行转的文章里偶尔看到就记住了。
还有,如果你是个爱买衣服化妆品的女人,必定会接触到很多色彩名词,譬如西柚红、裸粉、玫红、想你色、吃土色、豆沙色。——列出来发现挺俗的哈哈。
这只是随便一列,若你有描写色彩的需要,生活中便会开始注意。并不是建议大家都跑去看衣服,关注自己喜欢的领域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