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感人群,往往也是容易内耗的受害者,因为内心敏感,所以也更容易共情别人。
共情力和敏感都是一种天赋,但是如果过度地去共情他人,最后对自己来说就是一种伤害。太过敏感也会让自己心力交瘁。
在家庭关系中,因为过度共情,当你发现家庭中有些事情开始有变故,或者感受到了家人悲伤或愤怒的情绪,便开始马上反思和责备自己,思考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导致了这种局面的发生。
在友情关系中,因为过度共情,当朋友来跟你诉苦,或者本来你是开开心心地来见朋友,希望自己也能给朋友带来能量。此时你感受到了朋友因为心情不好,怎么都高兴不起来的时候。
你敏感的内心,马上觉察到了不对劲,似乎自己这样开心的状态好像会“伤到”朋友,于是马上开始收起你原来开心的状态,一秒共情收起你的笑脸,跟朋友一起处在悲伤的氛围当中。
在职场同事关系里,因为你的过度共情,同事用各种理由借口,比如说感冒生病要去约会或者直接说一句太难了搞不定,直接把不是你份内的工作甩给你。最后你的时间和精力都有被耽搁到。
甚至时间久了,你所帮的忙也会变成理所当然,当有一天你实在不想做了开始拒绝的时候,她们可能还会觉得你怎么这样,怎么就变得这么不好说话了,以前不都是顺手顺便的事吗,怎么现在变得这么不合群了。
是的,以上种种,我之前都有经历过。
当我开始收起我泛滥的“圣母心”,拒绝继续当“老好人”的时候,开始有人说我怎么突然情绪波动这么大了,怎么突然性情大变了,怎么突然变得如此冷淡了。
事实上,只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吃过的亏走过的弯路撞过的南墙,都在告诫着我,把自己放第一位并不是自私,而是在保护好自己的能量不被过度消耗。
千万不能让任何人影响到我们的情绪,照顾好自己的情绪,把自己的状态提上来了,才是最要紧的事,自己好了,身边的一切才会跟着好起来。
不然自己都是乱糟糟的一团,哪还有心思去管那些春秋伤悲呢,自己没照顾好,不是还要让家人朋友们为我们多一层担心么?
置顶自己,别让自己的共情力朝着反方向发展了,本来共情力和高敏感都是一个很好的品质,可以让我们在跟他人的相处过程中,更容易和他人拉近距离,建立良好的边界感,给人一种相处很舒服的感觉,可以让我们的情商更上一层楼。
如果说,就算你不想有这么多的社交来让自己过多的劳累,那么共情力和高敏感也不一定是坏事,在某种程度上,说不定也能帮到我们自己去离开那些跟我们磁场不相同的人,可以更敏锐地发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中哪些是我们不想要的,而后礼貌退场就是了。
保持适度的共情力和敏感在不同的关系当中是有利的,把它们留给值得的人和事,让自己舒服的同时,对方也能感到舒服,是任何关系当中得以继续保持下去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