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号内为自己的理解,反思)
刘广文老师是高中语文教师,擅长语文教学的研究,他的讲座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他用错例和优例来解释语文教学设计的关键点,让我受益匪浅。其实这也是我上语文课的问题所在。那就是每次我上完语文课,就感觉自己讲的不好,要不就是引出的问题太生硬,要不就是引出问题后,回答的太牵强,要不就是根本不知道问题怎么引出,干巴巴的讲解内容。所以,每次我上完,我都很害怕学生的眼神,因为我怕自己讲的太差了,对不起学生们。其实自己也是心虚的。现在算是对教语文有了那么一点点感觉吧!
以下是刘老师讲座重点,以及我对这些内容的一个简单得反思。但就是不知道对不对。写的过程中强烈感觉到需要别人的帮助,我希望听到大家对我建议、批判的声音。反正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我就斗胆的发表点自己的思考和想法……
问题1:建立学生与课文的链接。
首先我们要明白,阅读教学的特点:课文不仅是学习材料,而且是学习对象;二是课文中包含可能高于学生现有语文经验的因素。
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我们在语文阅读课上,学生的任务就是:1.丰富、拓展生活经验,获得与课文相符合的理解和感受。2.丰富、拓展语文经验,学习与课文理解和感受相呼应的阅读形式,核心是阅读方法。
教师在此的任务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起与课文的链接。包括找准连接点,即确定教学内容,明了学习任务。第二就是设计链接通道,即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那这个方式、方法究竟是什么?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设计的难点就在于设计学生的活动,习惯对教学内容进行直接的提问。阅读学习是学一篇文章吗?是,但还有更高的学习层次。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语文经验,最后交流沟通两种经验,才是阅读的正确通路。
例如某老师关于《草》这篇文章的教学设计,分别从朗诵、初识生字词、再读课文,理解诗意,在逐句解读诗句,然后朗诵古诗,体会意境,最后识记生字,指导书写,最后拓展学习,提升阅读。这个方式是大多数老师的范本,但是,这种教案真的就没问题吗?看完以后,我似乎依然不知道该怎么教。
另外一位老师设计《燕子》教学片断如下:
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1.作者是从哪几个部分来写燕子的外形的?用“——”划出(比如羽毛、翅膀、尾巴)
2.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的特点是怎样的?
3.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燕子?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4.作者怎样通过把燕子的特点表现出来呢?通过朗诵,来理解。(指名朗诵)
问题2:如何开启学生进入语文的链接通道?
第一,要真正找准链接的点,即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明了学习任务。
薛发根老师《燕子》第一段教学片断,提问时,用了这样的问题:
1.为什么作者只写了“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见到似的尾巴就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2.那燕子的头呢?肚子呢?我认为应该改成“一个小巧的头,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雪白的肚子,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式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才完整呢?
(薛老师没有直接用传统的问题提问,而是站在学生的认知角度,提出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问题,然后再进行反问,使学生更能思考作者为何这样写的用意,从而感受到燕子的特点,也理解我们在写作此类文章的时候,如何进行更有艺术的表达。)
一般老师们在讲《桂林山水》时,大概步骤程序是齐读“奇”这一句,然后出示图片: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然后指导朗读,在此感受山之奇,学习桂林之秀、之险,都是这样,读一读,出示图片看一看。
可是我们到底是在教桂林山水还是《桂林山水》?
(反思:是我们在教《桂林山水》,通过这篇文章,我们除了要了解作者笔下的桂林山水外,还要知道作者是如何进行写作,从哪个点进行切入,是如何切入的。因此,教学设计像传统的那样就显得有问题,不能教出超越应试以外的知识了。)
第二,切实着眼于学生的学,从学生的学出发。
郭初阳老师《弟子规》课例:
请仔细阅读、思考《弟子规·入则孝》的讲义,填写下列内容。
如果我是父(母),我最希望孩子记住的六个字是: , 。因为 。
如果我是父(母),我最想为孩子删去的六个字是 : 。因为 。或者我愿意自己动手修改一下,把这六个字改成: , 。
(反思:这就是学生想要了解的东西,而不是满堂灌,让孩子们全部接受,但其实那样的接受率是非常低的。)
第三,吃准学生的学习障碍处。
案例一:于永正 《草》教学实录:
1、理解“离离原上草”
①请看“离离原上草”中的“原”字。谁能用“原”这个字组个词语?(原因、原来、高原、草原、原子弹、原始人)小朋友想一想,“离离原上草”的“原”是指的黑板上的哪一个词语?
②在黑板上画一幅“草原图”,问: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呢?
生1:草原上的草长得很高,很密。
生2: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密,一棵挨着一棵。
问:那么草原上的草“离离”,是什么意思?(茂盛)具体地说说呢?(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密,一棵挨一棵,都昂着头向上长。)
2、“一岁一枯荣”
①谁能用“岁”说一句话?(生1:我今年8岁了。生2:我奶奶今年80岁了,还能做饭。)师问:8岁是8年,1岁呢?(生:1岁就是一年!)
②师画四棵草,让学生辨认分别是春夏秋冬哪个季节的草,结合草的生长过程让学生理解一年当中,草绿一次,黄一次,荣,就是茂盛,枯,就是变黄、变干。并让学生在黑板上适当季节下标出枯荣。
(反思:于老师对学生的了解真的是太透彻了,他能知道学生对于“离离”“原”这几个字肯定不是很理解,于是结合学生实际来进行一步一步的询问,从浅入深,我觉得这就是心理学里面所讲的,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而且还要对他们的生活经验进行了解,才能吃准学生的学习障碍。
假如说我在教一年级的《古对今》时,在解释“严寒对酷暑”时,我可能会这样教:问孩子们,严可以组哪些词呀?——严厉严格,严的意思就是程度很深,那寒可组成什么词呢?寒冷。所以严寒的意思就是非常的寒冷。那酷呢?酷如何组词?酷酷的,很酷……证明酷的意思也有程度深的意思,那暑呢?暑如何组词呢?暑假。暑假一般在几月?一般在7.8月,7.8月你们会干嘛呢?游泳对不对,为什么游泳呢?因为很热,所以暑的意思就是热,而酷暑的意思就是很热很热,所以严寒是不是跟酷暑是相反的呀?最后,同学们能不能举一些生活中类似于这样相反的例子呢?)
案例二:程翔《再别康桥》
那榆荫下的一潭,就是清泉,可作者偏偏说不是清泉,那意思是要提醒我们读者,你可千万不要把它看成是——
生:(无人举手)
师:同学们,生活中有这种情况,比如你到商店里看到一种你非常喜欢的笔,但是,这种笔很贵,你回家问爸爸妈妈要钱去买,可你爸爸妈妈说你不是有很多笔吗,不买!但是,有一天,你爷爷给你买来了这支笔,你非常高兴。以后你每次看到这支笔,你就认为这不是一支笔,而是——
生:爷爷的爱。
师:本来是一支笔,在你心里那不是笔,成了爷爷的爱。那么,这里作者说不是清泉,那是什么呢?
(反思:理解难点,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让学生去设身处地的去感受。)
于永正《草》片段;
师:谁愿意背给奶奶听?(指一名学生到前边来)现在,我当你奶奶。奶奶没有文化,耳朵有点聋,请你注意。
生:奶奶,我背首古诗给你听听好吗?
师:好!背什么古诗?什么时候学的?
生:背《草》,今天上午刚学的。
师:那么多的花不写,干嘛写草啊?
生:(一楞)嗯,因为……因为草很顽强,野火把它的叶子烧光了,可第二年又长出了新芽。
(反思:于老师这里实在是太妙了,带入情境,角色扮演,然后让学生去模仿。还是那句话,站在学生的角度,设置要拉近学生真实生活的场景,在这种场景中感受作者的感受。与其说是作者的感受,不如说是自己的感受。这让我想到在教《济南的冬天》一文时,我将抚州的冬天平均温度与济南冬天平均温度利用表格进行对比,然后问学生,加入是抚州的冬天,我们用温晴这样的词还不错,因为抚州冬天平均温度有17°,可是济南的冬天只有可怜的7°,足足少了10度,什么概念,那就是隔了一件毛衣的距离,可是为何济南的冬天在作者眼里还可爱,温晴?真的是温度的关系吗?似乎不是,那这究竟是为何?)
第四、设计灵活多样的、脚手架性质的学习活动。课堂具体学习内容的活动设置:灵活多样的听说读写活动 脚手架 突破学习障碍 发展语文能力
原文:桂林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桂林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桂林的水很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改文:桂林的水真静啊,真是水平如镜。桂林的水真清啊,真是清澈见底;桂林的水真绿啊,真像一块闪光的宝石。
两者比较阅读,你觉得原文好还是改后的文字好?为什么?
(反思:这是跟原文进行对比,更能突出桂林山水的美。这种改写的办法,我觉得在很多课文当中都可以运用,特别是那些用词有的特别好的原文句子,可以通过对比,变味,让学生更能感受原味。这似乎是运用了心理学里面的“感觉对比”原理。就好像吃一颗糖然后让你吃橘子,你会觉得橘子超级酸。而让你直接吃橘子,你不会觉得有那么酸,而是似乎还能吃出酸甜味。)
教学《背影》买橘一段:
1、于漪老师:让学生表演这个场景,追问为什么突出父亲动作的艰难?
2、陈钟梁老师:改写、删减这段文字,然后让学生与原文比较阅读
3、黄厚江老师:出示给学生一副画图,让学生比较文字的哪些地方图画表现出来了,哪些没表现出来,哪些表现得有差异。
(反思:同一篇文章,不同的讲解方式,每种方式都很精彩。表演的形式其实就是身临其境的感受,删减对比就是运用了心理学的“感觉对比”原理,图画画出来用了直观教学法,使学生在此过程中慢慢领会如何能够写此类描写人物动作但又可以突出文章主旨的方式。不过,这得老师画画有点功底,或者说学生里面有画画好的,刚好可以弥补这个缺陷,也挺好,不过这也得靠教师对学生的了解。)
第五:朗读:不仅是感受的途径,更是理解的路径。
案例一:肖培东《锦瑟》:
师:如果要读出作者的埋怨,那么第二句的哪一个字要重读?
生:我觉得“一”字。
师:为什么?
生:因为每一根弦都代表了作者的一段时光。
师:对,一个小小的数词上面就是有感情的,因此不能够很平地读,一定要把重音读出来。我们再读一遍。
师:大家觉得“惘然”这两个字最后读成上扬还是往低沉走,快一点还是慢一点?
生(全体):低沉,慢一点。
师:诗人依旧沉醉在对往事的追忆中。大家再齐读一次最后两句。
案例二:程翔《再别康桥》片段:
A 师:水波动荡,心也荡漾。怎么技术处理。“漾”能不能拉得长一点?
师:范读(程老师在范读中很陶醉的样子)你得想象,伴随朗读,想象美好的景色。一起读。
师:“荡漾”没读好。在我的心头,荡——漾。
生2:在我的心头,荡——漾。
B: 师:怎样读好?抬头好?手应该怎么放好?(学生把手垂下来)就这样垂下去好?(众笑)我觉得应该这样(双手伸开)。
师:感情来得太快了,同学们分析。哪句开始伸手比较好?
生3:下句,“向青草更青草处”伸手。
师:不同意见可以说。
生4:放歌。
生5:我不认同。我觉得在“向青草更青草处”伸手不行,因为你正划着船,一伸手,就没法划船了。(众笑)生5读。放歌处伸手。
师:“放歌”时伸开手适当,情感在这里才达到了高潮。
(反思:朗读才是领会作者感受最好的路径,为什么?因为文字其实它的功能是记录作者想要说的话,文章最初的样子就应该是朗诵。朗诵是最好的感受文章感情的工具。这就好像同样说“我去”一次,我当初打字给对方,容易造成误解,是我去,还是我在骂街?而如果我用语音发过去,那对方一定能感受到我在骂街还是说我真的去,这让我想到,我们有时候在表达尴尬的事物时,我们喜欢写文字,因为文字可以让对方感受不到我的情绪变化,从而让我内心更坦然的说出不敢说出的话。甚至对朗诵,还可以加上手势,因为你相应的手势出来了,证明你已经想象进入文章所描绘的世界了,这不就是心理学中我们思维的三个层次,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直觉行动思维的方式是最能让人接受的,而直接行动思维最大的特点就是一边做,一边想。我们把动作表现出来了,那思维也就跟上了。但由于我是一个不善于朗诵的人,所以我必须学一些朗诵的技巧,包括对诗词格律的学习,也就显得更为重要了。还有普通话的提高,真的是迫在眉睫。)
肖培东老师《皇帝的新装》:
第六部分 由童话故事引发起对现在的反思(从仿写修辞句子到想象续写结尾)
PPT显示:“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如果让你从这里写你的安徒生童话的结尾,你会怎么设计?
从这个地方开始想象,设置一个和安徒生不同的结尾。先仔细想一想,同学之间讨论一下。
师:想看看老师是怎么写的吗?老师PPT展示自己改写的结尾。师问:你们发现老师的结尾和课文有什么不同?
生:老师,你把大人和孩子换了一换。
师:那你认为谁的结尾好?
生:我觉得肖老师的结尾可以用到现在的,现在很多小学生中学生比大人的虚荣心还要厉害多了。
师:好,同学们,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尾呢?再想想,现在有小孩子会说假话了,他们是怎么学会的呢?
生:大人把他们带坏的。
师:成人世界的心态在污染我们。所以我们认为如果这个世界,还有一个真诚的声音,它应该首先属于谁?
(反思当下,更能将孩子们带入到另外一个深度。还有,我想起了听完于宁老师的讲座,她每次都会跟学生一起做考卷,我想真的很有必要。因为这样我们才能更了解学生的盲点,既然老师都不太会,何况孩子们?)
总结:所以,我该如何学好语文,教好语文呢?
1.看名师教案,比如余映潮、钱理群、干国祥、魏智渊、曹永军、郭初阳等名师。
2.听吴老师的课,根据讲座上面所提的点,有意识的记录学习老师的教学方法。
3.看名师授课视频。
4.总结,自己要总结。自己要来设计课件、设计课程、设计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