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入睡前,孩子都会与我聊一些话题,大到人生理想,小到身边的八卦,今晚的主题是“如何与没有优点的人相处?
“妈妈,当我发现一个人满身缺点时,该怎么办呢?”某天晚上孩子突然问我。联想到最近孩子对家人的情绪和反应,意识到孩子对家人可能存在偏见。我有一丝紧张,担心她无法与家人友好相处,从而造成彼此伤害。我差点立刻说教,否定孩子的观点,但我并没有这么做。既然她愿意向我提出这个问题,说明她信任我,她需要我的帮助。
识别情绪,认可感受
每个行为的背后都裹挟着复杂的情绪,而这些情绪又制约或推动着我们的行为,引导孩子识别情绪是解开心结的开始。我问孩子:“当发现对方全是缺点时,你是什么感受呢?”
孩子说:“伤心、生气、愤怒、烦躁、不想理ta……”
我说:“嗯,的确!如果不得不和一个讨厌的人整天在一起,确实会伤心、生气、愤怒,不愿意和Ta在一起。”
疫情期间,我们三代人住在一起,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沟通方式、对事物有着不同的看法和判断……,磕磕碰碰在所难免,更何况连续一个月不出门,整天抬头不见低头见了。所以,我很理解孩子的心情,与她共情,建立联结。
回忆过往,拓宽视角
大家都学过《井底之蛙》的典故,当我们对别的人缺陷紧盯不放时,就像这只被困在井底的青蛙,它的视角决定了它的想法和信念。所以,它会认为天空和井口一样大,而当它跳到井口,看到无边无际的天空时,才猛然发现井底的自己是多么的愚蠢!
然而,如何帮助孩子跳出水井,启动新的视角呢?
我尝试将记忆倒带到我的童年时代,跟孩子讲述起家人的奋斗史。他怎么做到克服困难,不懈努力?为什么很多人对他会产生敬佩之情?他工作忙、压力大,但对家庭有责任心、他又如何做到事业、家庭两不误……一副副正向的、积极的画面仿佛浮现在眼前。
《思辨与立场》的作者是理查德·保罗在书中提到:
“批判性思维最重要的是批判我们自己的想法,不断反思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去批判别人的观点。而最影响批判性思维的一点是文化遮蔽性。”
受思维惯性的影响,我们常常以为看到的即是全部,这就是“遮蔽性”。
当我们被眼前狭隘的现实局限了视角,不妨回溯曾经的生命周期,去挖掘那些被我们忽略的闪光点,重拾遗失的美好。
不完美才是真正的完美
在我的成长经历中,很少听到父母的表扬和鼓励,他们认为正确的教育就该是“打击式教育”,孩子的耳边充斥着经常是各种“应该与不应该”,“你应该这么做,不应该那么,那样做不对……”
有一次,孩子期中考试得了全班第一,先生得知后先表扬了孩子,再指着试卷的字迹,对着孩子说:“可是你的书写不够工整……”即便我们做得再好,考取了No1.,父母也总是会本能地挑出一些值得再改进的地方。我的孩子对这一点也早有觉察,有一天她对我说:“爸爸每次表扬我或者向我道歉之后,总会紧跟着一句“但是”怎么怎么样……”
我们的家人没有正统地学习过科学育儿,他所习得的教育方式,也许来自于他们父母的耳濡目染,或者是有限的信息资源。但他们所给予的教育,在他们认知中,已经是最好的教育了。
美国正面管教创始人简•尼尔森说过,即使是创始人,她也不可能保证不犯错,她也只能做到完美父母的七八成。英国精神分析师温尼科特有个著名的理论叫“足够好的妈妈”,原词是“good enough”,她提出一个足够好的妈妈是做到60分的状态。国内心理学专家曾奇峰转变成另一种说法,叫“六十分妈妈”。
不完美才是真实的人生,不完美父母才能唤醒孩子的内在生命力。
写在最后
孩子向父母表达困惑,表示孩子信任父母。此时营造一个轻松、安全的谈话氛围比谈话内容更加重要。父母们千万别辜负了孩子的一番信任,急于说教,共情孩子的感受,拉进彼此的距离,孩子才愿意分享得更多。试着引导孩子打开多维视角,多角度看待问题。心怀慈悲,接纳他人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