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历史,很多人都熟悉。在三国鼎立期间,曹操能力压群雄,实力最强,和他经常做事情留有余地有关系。
不管是和哪种政治势力周旋,也不管和谁起冲突打仗,曹操都是很会审时度势的。
一旦察觉到形势发生转变,对自己不利的时候,很少硬撑和恋战,而是去抓紧时机避免各种风险,随机应变。
据说有一次攻打汉中进攻蜀军时,一上来就打了胜仗,然后开始谋划接下来的军事部署。
在这个时候,身为大将军的司马懿就劝谏说,为什么不乘胜追击,直接进攻呢?这样就可以一下子灭了刘备和他的势力。
可是曹操却不这样看,他说人最大的危险是不知足,现在已经占了一些地方,当下不能贪恋打败蜀汉政权,这不是一朝一夕短时间内能完成的。
接着曹操就没再攻打刘备,算是见好就收,给自己留了一些余地。这个时候要是把刘备逼急了,两者相争,得到好处的也只有吴地的孙权了。
正因为如此长期坚持这样做,曹操的政权才得以稳固下来。
及时止损,很多人都知道是一旦超过一定损失,一定要立即停下来,避免造成更多的损失
同时在自己高歌猛进,一路胜仗的时候,更要谨记不要贪婪。
做事情的时候,给自己留一些余地,这样才不会陷入困境,难以自救。
感谢关注,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