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需求的时候,不谈技术实现。在软件行业中,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话,是软件工程师必备的素质。
在敏捷开发的团队里,任何一个成员的职责都不再是单一的,而是系统的,担任的职责要从需求的获取与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到编码实现与测试。因此,作为一个软件工程师,需求和技术实现两种思维的掌握和自如的切换,就是必不可少的素质了。
体会这句话,是在最近的工作中,与同事共同开发一个备份升级的模块。这件任务的需求由同事负责,我负责的技术的研究。时间过去大半个月,这个模块的需求仍然范围广泛,功能点不明确。花了大量的时间调研和开会,需求最终给确定了下来。
我观察了同事的整个调研过程,他一边问市场部调研需求,一边问我技术实现的难度,一边又召开会议听大家的观点。事情做了很多,但是需求仍然是模糊的,根本无法交付。
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同事犯了三个错误,首先是将谈需求和谈实现混合在一起,给不懂技术的市场部增加了沟通难度,给不懂市场的技术人员提供了不明确的信息。其次是越俎代庖,过多得考虑了我后台技术的实现,没有给任务设定边界,无限度的扩展到不该考虑的部分。最后是过分的完美,从设计的一开始就想要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这样的任务不多,大多数事情都是探索出来的,要接受不完美,从不完美上重构,直到完美。
需求工程在程序猿的眼中,不算重要的,往往把技术实现看得很重。这种态度往往造成编码完成的产品在实际需要的东西南辕北辙,还存在着技术过度设计的风险。需求澄清明确之后,技术上往往是简单明了的,很容易解决。
在一个敏捷的开发团队里,程序员担任的职责是多样的,一是需求分析员,二是码农,三是架构师。
刚进入一个敏捷开发团队中,发现程序员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澄清需求,没有明确的需求,规格书作为软件开发的基础。每做一样功能就需求反复的和市场确认需求,召开会议,最后敲定板子开始编码。在前不久看到一篇文章,是对比团队的开发效率和个人的开发效率的,个人的开发效率犹如火箭,而团队的开发效率还属于拖拉机,而我,深有体会。这是必然的,一个人朝着目标奔,和一群人朝着目标奔,一个人的效率更高,但是一群人的成果更庞大,更贴近市场,贴近用户的需求。
《国富论》一书中提到分工合作给社会文明带来巨大的效益,明确的分工不仅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而且充分发挥了流水线中人员的生产效率。对于单个人而言,做单一重复的劳动,不仅在熟练度上有所提升,而且也减少了事情与事情之间却换的损耗。
分工的好处很多,显然,敏捷开发团队并没有遵循这一原则。程序员担任了多个职责,他们的工作在这些职责中不停的切换,而这样的切换不仅耗费时间,而且耗费精力,长期以往,不仅造成团队的效率低效,而且会助长员工的惰性。
在团队中个人的效率犹如机械硬盘,离开团队,个人的效率犹如CPU。在敏捷的团队中,很明显的感觉到,做的事情更加糅杂。如果不进行规划,很容易失去效率渐渐变得懒惰。在这样的工作中,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要及时定位自己角色。现在的工作需要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是需求工程师,程序员还是测试人员。分清界限之后,就要切换思维。在未分工的状态下,达到优化切换思维的成本。最搞糟的就是将不迁移思维,把需求和实现混为一谈,像同事一样,明明可以半小时之内解决的问题,偏偏要用半个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