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三名教师培训时,师训科的主任给我们训话,曾问过讲过区课的举手,讲过市课的举手,讲过省课的举手,放眼望去300人的会场,讲过省课的有10多人,讲过市课的有40多人,讲过区课的有200多人,之后他问的一句话让我们无言以对,他说讲课后不管成绩如何,写了反思的请举手,顿时会场里鸦雀无声,所有人若有所思,也不再窃窃私语,确实我们都没有写反思、写收获、写心得的习惯,因为紧张忙碌之后便是放松。由此我也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养成比赛结束后写反思的习惯。
总体上讲本次讲课比赛非常失望,成绩为第五成绩为89.4分,第四名成绩89.6分,第六名成绩88.4分,而第一名成绩为94分,第二名成绩93.4分,第三名92.2 分,前三名进入市课的PK赛,分析成绩暴露出太多的问题。
1.对于比赛没有重视,过于乐观,存在吃老本的现象。本次比赛推迟了186天,也就是说应该给了充分的准备时间,但是我却没有利用好,别人有180多天的准备,而我自己只用了5天的准备。自己给自己增加难度,真的是没有时间吗,中间还有一个暑假,归根到底是自己没有重视,感觉自己的水平是可以的,进入PK赛是毫无悬念的,忙不是理由,即使在忙也要有轻重缓急。整场比赛下来自己就没有充分的赛前准备,只是讲过一次,连最基本的学生能否完成后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与否都不知道,所以估计这个成绩还是老朋友照顾的,若非看着自己的老脸,给的成绩一定还要低,估计都能到二等奖。
2.教学设计没有备学生,更没有备评委。本次比赛是钉钉线上比赛,评委的视线是受阻碍的,这一点在教学设计中并没有考虑到,如果考虑到这一点,就应该充分的熟悉学生,让学生熟悉教学知识,这样整节课就会顺畅很多,为了课堂效果甚至可以反复的熟悉学生,也就是俗称的假课,只是假的不是那么厉害,环节学生不知,但是操作方法学生均掌握,这样整节课可以非常丝滑的下来,顺利完成后教学任务,实现教学中的各种预设,可惜在教学没有充分考虑这一点,而且还有意识的避免向学生透漏一些知识。通过这次的讲课比赛自己要得出这样的经验:先上课(录像课、在线直播课)看的是表演,而非现场生成,看的是课堂的流畅度,教师的设计,学生作品的完成度,可以说是表演赛,完全可以给学生透漏本节课的知识点。线下课看的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现场生成的东西,更多的是关注教师的本身,而学生的表现稍微次要一点,即使学生现场有很多的问题,但是只要教师有足够的把控力也是可以的,线下课教师可以稍微透漏一点点。本条经验只适合于信息科技这门课。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