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书中写道:“多少父母和儿女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谈,他们深爱着彼此却互不认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
很多家长都在与孩子的沟通上,付出极大努力,却往往收效甚微。
问题出在哪里?
01-
很可能,是因为你的情绪化。
记得有一天早上去外边吃早餐,刚刚落座。就听到一个妈妈很大声地在凶孩子。“你到底是吃粉还是吃面?”孩子怯生生地没有言语。
“你哑巴啊!赶时间呢,就要迟到了,快点啊!”孩子看上去不知道选择什么。也许是被当妈的骂懵了,后来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
没人知道说了什么。
长期被这样骂的孩子,总是缺少自信的。
一件这么小的事都要拿孩子开火,我就想哪一天孩子弄坏了家里的东西,那不得把天掀掉啊!看着她小小的背影,不禁为这个孩子感到心疼。
-02-
很多父母在和孩子相处时,都带有极强的情绪性。
孩子不听话,就大吼大叫,要打要骂;心情不好时,拿孩子当出气筒,揪着小事就一顿训斥;情绪起伏不定,对孩子也忽冷忽热。
在一期《向往的生活》中,因为儿子巴图不会做饭,宋丹丹也直言不讳地说:
“怎么这么笨呢?我生了一个废物,但是废物也得利用。”
前一秒母慈子孝,下一秒鸡飞狗跳,爱恨只在一瞬间。
我把他们叫做“情绪型父母”。情绪型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教育,全看心情。而负面情绪就占了大多数。
如果孩子能在出生前挑父母的话。我想他们肯定会挑情绪平和稳定的父母。
因为父母的情绪平和,能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家庭成长环境,不至于担惊受怕,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引来一场情绪的黑风暴。
我们从孩子的角度来看,父母的平和情绪不是说让孩子少挨骂,也不是说什么都依着孩子胡来。
因为父母是孩子的情绪导师。
我们反思我们自己的人生,没有哪一个学校有情绪课堂,也鲜有老师教授我们情绪这门课程。
也许有的人会辩解:
“我要上班又要照顾孩子,我也不容易啊。”
“我也不想发脾气的,只是有时候真的控制不住自己。”
“自己的孩子,要打要骂都是我的自由!“
确实,为人父母有着诸多不易。但你是否曾想过,父母的情绪,会对孩子造成多大的影响?
赵亮老师在《好父母都知道的情绪管理》一课中提到亚里士多德的一句名言:任何人都会生气,这没什么难的,但要适时适所、以适当的方式对适当的对象恰如其分地生气,就难上加难。
我们往往无法控制自己情绪从而造成一些列不可挽回的错误。
-03-
大多数人在情绪发生的时候是很难觉察的,赵亮老师在报告会中发出过提问:我们为什么觉察不到孩子的情绪呢?真实的原因是我们常常忽略了自己的情绪。那么,孩子的情绪你也是感受不到的,导致孩子最终出现越来越多不可逆的问题。
所以父母在这个时候要按照三步走:
1、What:觉察这个情绪是什么?
2、Why:我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绪?在这个情况下要保持自己的意识。既是问自己也是问孩子!
当你知道你的情绪具体是由哪件事引起的,你的情绪就已经消失了一半!
3、How:我们如何去调节自己的情绪?如何以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对于孩子犯错之后,我们的处理态度要“对事不对人”,赵亮老师总结为“先表扬、后批评”
善用“感恩法”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
也是一种处世哲学
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当你心怀感恩的时候,你会产生情怀、满足感、宽容、珍惜!
面对孩子的时候你心怀感恩,自然就没有了坏情绪!
这是情绪管理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