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己,存于基因
人类的进化史,亦是利己主义者与利他主义者的生存与进化史。
战时,
年轻且无畏的利他者,为了保护袍泽,带着虽万人吾往矣的豪迈,成为烈士。
年轻的利己者,在战场中摸爬滚打,战场中保护自己并生存下来,最后成为老兵。
战后,
人人歌颂利他者的英勇,但他没有遗留下他英勇的基因,不久便被世人遗忘。
利己者虽然没有功成名就,当他回归乡里繁衍后代,成为乡里间的英豪与骄傲。
类似的一幕幕不断在人类的进化中上演,似乎无论何时利己主义者总能活的更好些
渐渐的,社会的风气也趋向于利己者,笑贫不笑娼的事情,亦不鲜于世。
二、先利己,再利他
于是乎,无论什么时代,聪明人总会考虑如何利用大多数人的利己之心,达到对于自己目的
分享与收藏是俩个不同的概念,看到干货对己有益的文章或活动资讯,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收藏,分享?等等再说吧。
想让用户主动进行分享是很困难的,所以就有必要给予用户动力,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这也是大多数运营时常用的手段,诸如分享领取、集赞免单等运营手段中的核心理论
所以,要先帮助用户利己,才能够让用户心甘情愿的利他。最后才能帮助产品达到运营与宣传的目的
三、利他,存乎于心
作为《得到》的早期用户,在以往,我平均每天会耗费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进行阅读与学习,但是现在,我渐渐的很少打开得到。
有时候在想,为何我最近越来越少用《得到》进行知识学习了呢?
直到朋友推荐我下载微信读书后,我终于了解到为何我会越来越少的使用《得到》了。
《得到》考虑到自身发展的需求,不再让用户已分享的形式来分享自己购买的书籍与音频课程,同时让用户间形成孤岛
当知识不在流动时,只存于自身的话,那么这样的知识,大体是无用的吧
《得到》随着运营方式的改变,从不让用户对已付费的文章分享开始,渐渐的,我与朋友间讨论一些文章变得越来越少
在这种运营政策的引导下,使得学习成为十分私密性的事情,使用户与好友形成知识孤岛,减少了好友间的交流
而我,曾经可以大谈特谈的微信读书群,渐渐成了摆设
而微信读书缺不同,除了鼓励用户直接进行学习交流外,连文章心得也能进行一定的社交性操作,不得不在此拜服微信团队对于社交的理解
当知识可以流动,亦可分享时,这样的知识便不在乏味
在这样的互联网时代,知识不应当成为壁垒,更应当成为交流的资本,并以此汇集而流动起来
有这样感受,其实也是侧面地证明,利他,存乎于心
在当前共享经济的大风口中,或许,先切准用户的利己心,再变相的利他,或许能更为长远,滴滴不正是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