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从亲子作文第一篇起,就一直没有离开感恩这个话题。
今晚,作文训练八的习作是留给我们家长的。在跟孩子讨论写什么内容时,孩子想都没想,说:“妈妈,你就写你批评我的事。”“姑娘,我批评你,难道不是为了你进步吗?难道不是为了你好吗?怎么不知道感恩呢?”看看,又扯到感恩上了。
说真的,我始终认为我的家庭是和谐的、幸福的,但这几次习作让我困惑了。为什么一说写感恩,孩子首先想到的是老师,当然,孩子能想到写老师,我感到很欣慰,至少说明她不是无动于衷、情感淡漠的孩子。可是,为什么写完老师还想写老师,件件事儿不带重样的,她为什么不能第一时间想到爸爸妈妈对她的付出呢?
说真的,我和孩子爸爸是非常感恩的人,不论是对长辈、师长、兄弟姐妹、同事、朋友……我们都是常怀感恩的心,但是在获得回报的同时也夹杂着头破血流。即使这样,我们还是尽最大努力,将世界上最美丽的一面展现给孩子,可是,却忘了将爸爸妈妈最艰辛的一面教给孩子。
从孩子还没出生,我们就努力做到最好,给孩子准备一切。现在,我们夫妻俩还能对孩子的点点滴滴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可是通过这几次习作,若是问孩子,爸爸妈妈有什么让她感动的事情?她呼扇她那无邪的小眼睛,一脸迷茫加懵懂。
这时,我突然意识到,“感恩”这两个看似高大上的字眼儿,是应该由细小的瞬间来滋养的。就像路老师说的那样,我们的孩子还小,一切还来得及。
我就先让孩子从亲子作文群里的感恩习作读起,彩虹面条、小鸡炖蘑菇、清晨的小路……等等等等。让孩子用她的心去感受一下,同样是父母手心里的宝,先不说文章的美感,就看人家是怎样感恩的。
看了其他小作者的习作,我和她爸爸又给她讲了许多她小时候的事,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怎么宠爱她;爸爸妈妈怎样关心她的学习、生活;怎样无时无刻地陪伴她;她的衣穿住用行……等等等等。说苦口婆心有些夸张,但说得口干了,也喝光了好几壶水。
讲了那么多,我和孩子爸爸还是给她留下话题,让她自己去想她亲身经历的、家庭里的、最近的、感动的事儿,从感动能不能体会到感恩?
这回,孩子想得非常快,爷爷给她送包子,中午放学包子还冒着热气呢;爸爸妈妈为了她的运动能力和体重,工作那么繁忙、已经43岁了,还咬牙陪伴她跳绳……爷爷送来包子,没等她放学,就着急地回家了,送包子的细节没看到,不太好写。想来想去,孩子还是决定写《跳绳里的爱》。
不管怎么样,虽然孩子能够想到的感恩的事情还不那么全面,也不是很多,但至少她能用她那幼小而稚嫩的心去体会了,这就是进步。今天晚上上课前,孩子就说:“妈妈,如果今天还是感动、感恩的作文,我今天考虑了一天,我就写爸爸经常4点钟起来,给我包饺子的事情”。
感恩的道路坚辛而漫长,孩子,爸爸妈妈会一直陪你走下去。等哪天你羽翼丰满了,你一定要回报一切让你感恩的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