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学习吴军老师《科技史纲60讲》时,了解到现在人类发明药品,背后是以准确把握信息为前提条件的,首先对物质结构信息以及它们化学性质的把握,其次是对大量应用结果进行分析,保留那些益处大害处小的药品。
有感而发,我信心满满的给老师留言,如果人类能够破译蛋白质、氨基酸的底层原理,是不是就可以像推出元素周期表一样,靠着这些底层原理就能发明出新药,来治疗对应的疾病。
写下留言的时,心情像是发现了一个伟大的秘密,认为人类终有一天会实现这样的成就,为此留言没有入围精选我还纠结了那么一小下。不过学到后面,了解系统论时,我才发现那时的自己是如此无知,而且还把这种无知当成炫耀的资本。
其实我的这种思维方式非常普遍,是典型的机械论思维。比如想要提高玉米产量,我们自然而然的想到如果每株玉米产量变高,那么总量不就变高了吗。再比如NBA一个球队想要得到总冠军,我们马上会想到买顶级球员不就能提高球队水平了吗。
这种机械论思维在最初级的时候可能管用,但是当事态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限制发展。拿提高玉米总产量这件事情来说,如果追求每株玉米产量最高,则必须降低种植密度,以便让玉米可以吸收充足的养分和阳光。这样虽然个体每株玉米产量达到了最高,但是作为一个整体,一块地的玉米总产却无法最高。所以科学的方法是牺牲玉米单株产量,使玉米的个体产量与群体种植密度之间有一个平衡,让二者乘机最大才能实现玉米总产最高
同理NBA球队想要得到总冠军,只依靠买最顶级球员是不行的,要有好的教练,好的战术,科学的训练方法,完善的医疗保健等等。哪怕只是在球员方面,5个顶级球星在一个队伍也不一定能取得总冠军,因为球星可能更有脾气,想要更多的出手权,这样会影响传球、配合等多个方面。人们喜欢一个词叫化学反应,就是某些人在一起,能发挥出1+1大于2的作用。
机械论是工业时代的科学基础,强调确定性和可预测性。过去想让机械产品的性能达到最优,就得把每一个部分都做到最优,然后组装起来,整体必然达到最佳状态。这种思维方式符合逻辑,有道理,以至于今天不少企业依然奉为经典。
但是从20世纪初开始,人们意识到不连续性、不确定性是我们这个世界的本质,如果依然使用机械论的方法解决问题,不仅把我们自己限制死了,而且可能会出现认知偏差。系统论的观点认为,整体的性能未必能通过局部性能的优化而实现。
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认识到自己思维方式的不足,用系统性思维弥补漏洞,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自己的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