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随着现在各国跨文化交流的便利,加上英语为世界通用语言,英语已经成为跨国交流的主要方式,且英语在上学过程中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必须的条件。互联网的兴起,更是给了英语学习更多的可能性。而单词也是英语学习的基础。
从市场情况上讲,在appstore免费教育排名前列的分别为沪江开心词场(3),百词斩(7),英语趣配音(10),英语流利说(11),扇贝单词(15),墨墨背单词(16)等。
可以看出英语类APP在教育中占的比例极高,而且其中大都集中在单词上,这也侧面反映了用户的痛点。
2 需求分析方法简述
本文主要进行挖掘和分析背单词产品的需求,首先通过对10名目标用户的深访了解目标用户的行为特点和需求,之后按照背单词流程(参见下图)进行需求的穷举和归纳整理,最后结合用户场景和路径分析需求的可行性并对需求进行优先级排序,最终确定产品的1.0版本。
3 需求分析
3.1 用户调研(访谈记录见附件)
3.1.1 用户调研目的简介
通过用户调研来了解目标用户(有英文单词需求的人),收集产品需求,帮助进行产品定义和确定产品的边界,分析产品的核心需求点。根据调研过程挑选合适的因子对人群进行划分,了解不同人群属性背单词的偏好,来选取产品可以进阶的增量市场,针对选取的目标人群更好的满足其需求。
选取了10个目标用户进行调研(目标选取区分男女,现在状态在职和学生,在职人群占比比较高,也有询问在职人群上学时候的单词学习状态):
3.1.2 选择合适因子
因子:即建立用户模型时用于划分用户群体的用户属性,包含社会属性(年龄、性别、职业等)和产品方向相关属性。
根据用户调研,和自身的判断,选取以下两个为目标因子:
因子A(单词基础)
根据自身的对于背单词需求和理解和在访谈过程中的沟通,了解到过去的英语和单词基础是个很重要的因子。不同的英语基础决定了不同的英语学习态度和方法论。根据自身的经历(曾经英语专业)设定了这个因子,而且在用户访谈中也证实了这个现象。而对于基础不同的英语学习者,对于单词的学习方法和要求也是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态度。此因子侧重于对于单词学习方法的基础程度,比如过去英文能力很强,但现在词汇量有一定程度遗忘,此类用户的单词基础当成中等而非基础很差。
因子B(对于单词需要的紧急程度)
对于单词需要的紧急程度是指短期内是否有明确需要突破的单词量或单词词库。比如备考的学生对于单词的需求紧张度就非常高
单词需要的紧急程度:备考考生>工作中用到英文>生活旅游中用到英文的人>对英文和单词学习有兴趣的人
3.1.3 划分用户群
根据选择的两个因子,把用户划分为5类:
3.1.4 各类简单的用户群画像是:
没有考试压力,没有指定的词库需要去记忆,但英语和单词的学习需求紧急度比较强,出于自发目的学习英语,工作中用到英文,但英语基础差,需要迅速捡回,对英文学习没有计划性和方法性。这类人群多数对英文单词学习觉得很有必要,但是确并不知道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
基础良好,对英语有强烈的兴趣和积累单词的习惯,此类用户多数出于对英文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可能过去为英文的使用者(英语专业或是曾经在国外生活),现在可能英文环境并不是特别好,会有意的去寻找英文环境,和外国人聊天或者很喜欢看美剧电影等。很看重单词的积累,看待单词为英文学习很重要的基础,并且认可单词的持续学习。
英语基础差,也考虑英语和单词的学习,但是目的性很弱,没有明确需求,感觉学了也不能马上看到效果,所以没有明确的计划和行动。(不为主要的用户,但在某些场合会成为目标用户,如工作中突然需要英文量较大,或是要出国旅游等)
英文基础很好,单词量比较大,而且掌握的词库较为宽泛,很多类型的都了解,工作会以英文为工作语言或是出国读书中;身边能接触到的英文环境比较好,或是很有兴趣的去积极创造和接触英文环境,而且有自身的学习方法论,知道自己应该如何提高,该去学习哪些内容,以应用方式(比如阅读感兴趣的方面,积累其中单词)
在校生,或是有明确考试需求;有专门的行业词汇需求(某个行业的咨询和分析师)
3.1.5 分析背单词市场产品&确定产品的目标用户
现在的市场定位主要是在对单词需求非常明确的备考人群,在此块竞争非常激烈
(具体的竞品分析在竞品分析报告中另作详述,此处只大概列出竞品针对的人群范围)。百词斩主要覆盖12-24的所有学生群体和备考英语的用户;沪江开心词场为多语种,适合升学、考试、留学的各年龄段人权,但是由于是娱乐背单词,个人认为并不主要针对应试的考生,而是以积累单词厚积薄发的用户为主;乐词的主要特点是名师视频讲词,更适合于学生群体,对于应试比较有效。
但根据下图百度指数对于搜索背单词用户的画像也发现在职人群(20-40岁之间)也有较大的需求,而且是主动搜索该词条,证明有主动学习的需求。
而超过30岁的处于最多需求者,这些人士一般工作5年左右,此时搜索背单词有可能是遇到转行到需求英文能力以求得升职或是生活有英文单词需求,如出国旅游之类,
这类人士无明确需要学习的词库,主要以英文应用为主。但这一块需求并未被现有的产品很贴合的解决。
因此我们选取单词需求不明确的在职人士为我们的目标增量市场(典型用户的B和D为产品的主力目标用户,之后再慢慢涉及其他用户群,满足他们的需求)。这两类用户的特点是基础中等偏上,英文学习动力很足,会通过业余的各种大量素材积累英文和词汇,上班以后学英文更具有灵活性,不是某种词库就能满足的。
划分为以下几类人物角色:
他们的特点是实际用到的词汇并不需要很大量,最常出现的情况是单词很熟悉,但想不起来是什么意思或是无法用起来。
3.2 角色+场景分析
用户深访过程中,目标的角色反馈如下对于单词学习的态度和行为:
列出针对目标用户英语和词汇学习的场景:
3.3 需求穷举
根据用户调研和因子划分,根据用户深访过程中对方提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实际的场景,
分析出以下需求列表:
根据思维导图的发散,确定单词学习产品有以下功能点(按场景的发生顺序罗列)
1. 各类词库
2. 引入词汇
3. 词汇本分类
4. 根据记忆曲线安排词汇学习计划
5. 单词的学习记忆(音、拼写、词义、例句等)
6. 单词讲解
7. 提醒背单词
8. 单词自检/测验
9. 社交化背单词
10. 趣味背单词(游戏,竞赛)
3.4 需求优先级分析
下面根据用户调研所列出的两类角色确定场景去匹配穷举出的需求,判断是否是可行的并且分析出需求的优先级(★代表了功能的优先级,★越多表示优先级越高)
需求优先级排定原则:
l用户为中心,满足产品目标典型用户的需求和应用场景
l高频需求优先
l为可扩展用户之间联系的需求和功能作打算
各类词库:
根据上述的场景分析(A-F)这两类用户直接去背单词的需求较弱,没有需要专门的准备词库来准备,因此针对目前对于产品用户的定位不考虑这个功能。上班以后学英文更具有灵活性,不是某种词库就能满足的
引入词汇:★★★★★
从生活中的各种英文实际应用学习的情境中积累词汇,进一步反复应用和掌握,这种联系性情境性的串联单词更适合工作繁忙,没有考试压力的上班族。此功能为优先级最高的需求,稍后会结合具体的场景分析此项功能。
词汇本分类:★★★★
对于组织词汇内容,以文本内容或分类自行创建词汇列表形式进行管理。以内容为烘托(电影,书籍)这种词汇单日后建立分享功能,可以给到有相同兴趣的用户。
根据记忆曲线安排词汇学习计划:★★
这个功能为刺激用户复习学习的功能,但前期侧重背单词的功能容易破坏核心功能:自建词单,因此1.0版本暂时不考虑。后期用户增多后,可以设定单词本上限,然后完成词汇学习之后再加入新单词等。
单词的学习记忆:★★
这个同上一个安排学习计划共同作为词单学习的功能,作为复习和学习使用。
单词自检测试:★★★
和上一个功能需求点一致,主要是针对自建词单的复习和重复吸收的功能。但要放在次要的引入点位置。后期会考虑将引入的词汇情景句子增加语音的功能,让用户更加容易情景化应用。
单词讲解:
该功能主要针对的是上学的学生,为了更好的理解和答题,场景上不适于上班族,因此为不需求功能
提醒背单词:
这个功能的场景为每天有固定单词学习计划的人通过弹窗,闹铃等设置提醒,此场景并不适合上班族,因其工作会比较繁忙和不固定时间点,加班等都会影响学习计划,且单词学习并非目前的最大需求点,因此此需求不合适。
社交化:★★
此功能的场景是用户可以将自建词单分享给朋友或其他人。这种场景比较符合上班族,因为同一行业的人往往涉及的词单比较相同,通过分享词单笔记共同学习并且促进彼此进步。但前期1.0版本可以只做成简单的功能,比如个人账号自建词单,之后再考虑社交化。
趣味背单词:
此需求通过用户深访褒贬不一,有人喜欢有人不认同,差异点关键在于不同用户对于不同的趣味项目点不同。有人喜欢竞赛,有人喜欢图片化。可以后期再考虑此需求的发展。
3.5 需求分析和整合
综上,将单词自检和单词的学习记忆整合成为词汇复习。词汇本分类和引入词汇整合成一体功能。
MVP 围绕引入外部词单,DIY词单、单词学习和测验核心功能构建:
下面分析产品1.0需要考虑的两个功能(引入词汇并建立词单)的的应用场景分析
�
(微信号870457366),产品经理,教育&旅游行业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