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并不遥远,每个孩子都是梦想家!
陪伴是最长情的表白,培养有梦想的孩子离不开家长的陪伴,同样也离不开教育专家的引导。一味的放养或是严苛的管教都不可能让孩子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才能,他们的梦想无一不夭折在通往未来的路上,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让他们在通往梦想的路上少一些荆棘,多一些力量。
《通往未来之路》是我看过的对于孩子教育与引导方面最为系统、深入的一本书,统分为四大章节:第一章向梦而生主打成长,在成长的路上超越焦虑、预见未来;第二章建构梦想主打探索兴趣、能力、性格和价值观;第三章践行梦想主打在梦想实践的路上,建立正确的目标与实践过程中各种问题的解决及状态的调整;第四章便是拓展梦想,让梦想不拘泥于小小的空间,拓展梦想的四个维度,用成长的视角看待梦想。
主动成长:超越焦虑。作为《通往未来之路》的头章必定有其最重要的原因及地位,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时代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不断涌入人们的生活,我们在体验到简洁方便的同时,一种无形的压力也正在慢慢的靠近。
信息更新速度太快,必然会让一些旧的事物面临不持续更新就要被淘汰的命运,这种淘汰机制所带来的焦虑又直接传递给成长中的孩子:学点什么,才能不被别人落下?不断的学习能否追上自己的梦想?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面临着无数个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其中最现实的挑战便是缺乏动力、缺乏自信、缺乏方法,只要带领孩子找对方法挑战成功,让他们在通往梦想的路上主动学习、不断成长便是超越焦虑的不二法宝。
心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在教导孩子的同时帮助他们认识这个世界,开拓他们的眼界,注重能力的发展,让梦想建立在坚实的实力之上,不做空想,不做无用功。我们可以在梦想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调整和重构,即使我们不能左右未来结果的好与坏,但是我们可以决定过程,缩短未来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成长了,梦想的意义也就实现了。
看完这本书之后,感觉写得最深入我心的便是下面这段话:我们追求梦想实现的结果,有些一直在实践梦想的人也会坚信,梦想一定会实现。然而,从成长的角度看,被实现的是我们的目标,梦想永远不会被实现。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在成长,梦想也在成长。